我最近看報,讀到一篇報道,說是湖北省統計局最近一項調查報告顯示,去年該省高學歷(本科及以上)者人均收入為11181元,小學文化程度者只有1708元,二者相差近7倍。該報道最后作出結論--“曾幾何時,‘拿手術刀的不如拿剃頭刀的’一度成為改革初期收入分配‘腦體倒掛’現象的寫照。十幾年后的今天,這一情形已發生巨變。”
“腦體”不再倒掛了,當然是好事。要想實施人才戰略,以科教興國,是得讓高知識
人才的“荷包”暖起來。現在看來,大抵是“暖”起來了,讓人高興。然而在高興之余,再重新思量一下,卻又讓人觸目驚心,這就是低學歷者與高學歷者之間有如天壤之別的收入差距。近7倍的差距呀,彼何暖而此何涼啊!這難道是一種正常的收入分配現象嗎?
按照一般的說法,社會的勞動者分為體力與腦力兩種,只是社會分工不同而已。然而他們之間收入水平的差距卻已經造成了實質上的高下貴賤,這話又該怎么說呢?當然也會有人說勞動力都市場化了,都知識經濟時代了,等等,但筆者只有一個信條--學歷再低,也是我們的國民,他們的國民待遇也包括他們應當享受的公平的分配權。
小平同志提出“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著名論斷,在改革開放初期起到了解放思想的作用,現在改革開放都這么多年了,似乎也該讓另一部分人跟著慢慢富起來了,畢竟在“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這話下邊還跟著一句話呢--最終實現共同富裕。然而現在卻出現了富者愈富,貧者愈貧的局面。而更可怕的是,人們對貧困人口和貧困現象的漠視。這部分人被稱為素質不高的人群,媒體提到他們的口氣似乎有“他們活該”之嫌。其中一個原因就是他們沒有受過良好的教育,比如像我讀到的那張報紙上說的“只有小學文化程度”。
我想這“另一部分人”應該是這個社會典型的弱勢群體,他們為什么是弱勢而不是強勢,固然有他們自身的原因,但是我想我們是不是應該有一種責任感,縮短貧富的差距。很顯然的事情是,下崗無業人員;自然環境惡劣、落后地區的農民;早年退休人員;停產、半停產國有企業職工等,都屬于這個圈子的人。這個圈子有多大,我至今查不到具體的數字,不過相信不會很少,因為我曾經看到過一項統計:社會上20%的富人擁有42%的財富!
我很懷疑,我讀到的那篇報道是在以“學歷與收入成正比”的煙幕彈,掩飾收入差距加大這個問題。事實上,不獨湖北,在全國,城鄉之間、地區之間、行業之間的收入差距問題也日益突出,按照一位學者的話說,“現在已經到了非認真解決分配不公問題不可的時候了。”也就是說,現在不是要一個勁兒地鼓吹“知識高,荷包(就)暖”的時候,也不是不負責任地證實“學歷不高,收入也就不高”的時候,這樣只能使“涼”者愈涼,最終也會讓“暖”者也涼了。楊耕身《青年時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