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加入世貿的呼聲高漲,國家郵政局對轄下郵政儲蓄實施專業化經營,成立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的消息,風傳經年有余后日漸明朗。業內人士稱,一俟條件成熟,我國銀行體系將再添“新丁”,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不僅將成為繼中、建、工、農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后的又一家國有全資銀行,且將成為我國最大一家專門從事零售金融業務的國有銀行。
目前,國家郵政局國際匯兌業務已經展開與國外銀行的合作,新辟互寄匯票業務;而廣東省郵政儲匯局也正在與一家國外投資集團進行初步接觸……郵政儲蓄的“變臉”大戲開鑼在即?
郵政儲蓄為何變臉
郵政儲蓄銀行即將掛牌成立的消息在業界流傳已久。隨著郵政業的發展、郵政儲蓄的壯大,以及中國加入世貿進程的加快,郵政儲蓄銀行的擔綱上馬也越來越切近眼前。
我國郵政儲蓄始于1986年,由國家郵政儲匯局負責開展業務,十余年來發展勢頭一直非常迅猛,到1998年底,全國郵政儲蓄系統的儲蓄存款余額就已經達到3065億元,占全國金融系統存款總額的5%,至2000年底,儲蓄存款余額更超過4000億元大關。
這種迅速攀升的勢頭事實上對向郵電部門支付轉存款利息的人民銀行造成日益沉重的負擔。長期以來,郵政儲蓄的主要收入來自人民銀行轉存款,獲取利差,即郵電部門自辦郵政儲蓄,存款轉存人民銀行,人民銀行向郵電部門支付轉存款的利息和保值儲蓄貼息,利差即為其營業收入。成立郵政儲蓄銀行,實現郵儲收入來源的多元化,將有利于減輕人民銀行轉存款利息的支付負擔。
另一方面,對于郵政部門來說,郵政儲蓄是郵政能夠產生利潤的主要空間,其業務收入約占整個郵政業務的1/3。在目前郵政業混業經營的情況下,郵政儲蓄發展受到諸多限制。成立郵政儲蓄銀行,實施專業化經營,將加快郵政儲蓄的市場反應速度,為其爭得更多的自主權、走業務多元化發展道路,從而帶動整個郵政行業的良性發展。
三網合一是其優勢
即將成立的郵政儲蓄銀行要在競爭殘酷的金融業中與諸路銀行大鱷搶食分羹,郵儲銀行又有什么博彩出眾的法寶?郵政儲蓄業務開辦的初衷是利用郵政的網絡和人員為基層提供金融服務,積聚閑散資金,支持經濟建設。因此,郵政儲蓄銀行一俟成立,郵政三網(金融網、物流網、信息網)合一的網絡資源將是其最大優勢。目前郵政儲蓄在全國1700多個縣、市實現了通存通兌,有營業網點2萬多個;僅廣東省就有1500多個營業網點,甚至遠在拉薩,中印邊境的一個小鎮上也可以通過郵政金融網提取現金。這種經脈交錯的網絡資源令其他金融機構望塵莫及。
業務基礎好也將成為郵儲銀行的一大優勢。郵政儲蓄銀行的資產業務主要集中于三個方面:一是個人小額存單抵押貸款,幾乎不承擔任何風險;二是向中央銀行的轉存款,獲取利差,這也是目前郵政儲蓄最主要的收入來源。該業務只有利率風險,而無經營風險;三是代理國債,也沒有經營風險。這意味著郵政儲蓄不存在不良資產,郵政儲蓄銀行在未來發展中只要堅持合規經營,就能夠有效避免不良資產的產生。
此外,從目前形勢看,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發展面臨的最大機遇是國有獨資商業銀行的機構改革。根據金融體制改革的要求,部分國有獨資商業銀行,將逐步對其組織框架結構進行改革,撤并部分縣(市)支行及其附屬機構,這將為郵政儲蓄發展留下充足的空間。利用現有資源,郵政儲蓄銀行可以低成本、快速地填補這些機構退出的廣闊市場,擴大自身業務。事實上,目前非城市地區已成為郵政儲蓄存款的重要來源。在今年2月底廣東省232億元人民幣的郵政儲蓄存款余額中,縣城存款余額占62億元,農村網點存款余額占88億元。
專營零售金融業務
“中國郵政儲蓄目前主營方向是零售金融業務。”廣東省郵政儲匯局市場拓展部主任張勝春說。目前郵政儲蓄拓展業務的強項和重點是抓住社區服務做文章,建設金融小區、大力發展代繳電話費、水電費、小區管理費等中間業務。未來成立的郵政儲蓄銀行在業務發展方向將沿襲這一強項。據了解,目前我國銀行中間業務市場尚不發達,而郵政儲蓄銀行開展中間業務無須動用自身資金,依靠為客戶提供各種中介服務和金融服務來獲取手續費和傭金收入,風險低、收益高,具有得天獨厚的發展優勢。
“在業務拓展中走人性化服務路線是郵政儲蓄的一大特色。”張說。目前聯接著全省1500多個網點、500臺ATM、1900臺POS的廣東郵政金融網不僅能夠為用戶提供傳統的儲匯業務,還開展代理保險、代繳電信資費、代發社會養老金、代理國債等各類中間業務;服務手段也從單一的柜臺服務發展到通存通兌、電話理財、網上支付、綠卡消費等多種形式;服務領域覆蓋日常生活各方面,名副其實地實現了“金融服務進家”。
據了解,3月底廣東省郵政儲匯局即將發行的“世紀行郵政儲蓄卡”將在受理、服務、申請方式上推出更加先進的服務手段,實現“通兌、通商、通信”的三通功能。(本報記者馬勇實習生李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