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北京3月6日電 在去年的“兩會”上,財政部向全國人大上報了教育部、科技部等4個部門的預算。今年“兩會”,財政部不僅將上報預算的部門擴大到26個,而且進一步細化了上報內容。
今天上午,財政部部長項懷誠作預算報告時,明確提出加快實行預算改革步伐,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要讓老百姓的錢花得明明白白,激起了代表委員們的強烈共鳴。
“這是一個很大的進步。”原國家統計局局長張塞委員對此給予高度評價。張委員曾擔任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委員,每年都要與財政預算打交道。但他的感受是:原來的預算報告看不懂。因為每年的預算都是一個很大的盤子,包括文教、國防、行政、外事等等,很籠統,至于盤子里盛的東西為什么要這么裝,會怎么分,會不會按規定去花,心里沒底,人大也搞不清楚。
現在不一樣了。今年向人大上報的部門預算報告不僅包括了具體的26個部委,而且明確了每一筆錢用來干什么,蘿卜白菜,一清二楚,既包括中央財政預算撥款安排的項目,也包括部門用預算外資金、政府性資金和單位其他收入安排的項目。
“國家花的每一分錢都是納稅人的錢,都要花得明明白白!因此,把部門預算直接置于人大的監督之下,這關系到每一個老百姓的利益。”鄭力委員原來是國家審計署的副署長,她認為,這種預算改革較之以前,規范化和透明度都提高了,也便于全國人大代表了解更多的情況,在審議預算時有了更加充分的依據,決策也更加科學。
她介紹說,原來部門預算彈性都很大,經常出現違規操作現象,本該給1億元的,可能只給8000萬元,本來只給500萬元的,卻給了6000萬元,余下的錢或待分配,或移作它用。結果造成該辦的事情沒辦,比如修建堤防。不該辦的事情又辦了,比如修建樓堂館所。而現在部門預算報到全國人大,一經審議通過,就具備了法律的效力,預算變得更加嚴肅,任何部門都不得隨意改變。
“這也是遏制腐敗的治本之策!”呂培儉委員先后擔任過財政部的副部長和國家審計署署長,對此更有體會。他舉例說,前不久,審計署通報,某部委一司長挪用上億的資金炒股,給國家造成了很大的損失。為什么這種事情會經常發生?就是由于原來的預算不好監督,給腐敗提供了空間。有的對撥給下面的資金層層截留,雁過拔毛,用于自己的小部門利益,也有的是本用于水利建設的用作蓋樓堂館所。
“現在部門預算法制化和細化,人大有了一本明白賬,腐敗的空間會大大減少了!”
張塞委員介紹,在西方發達國家,怎么花納稅人的錢是非常嚴格的。在制度上,西方國家一般會把預算部門和執行部門分開,以利互相制約和監督,而目前中國預算體制還是沒有分開,要報預算,還要執行預算,最后又決算。
“應該看到,財政預算的改革任務還非常繁重。繼續推進預算改革,很有必要!”張塞委員說。
據悉,今后的預算改革將推及各省級預算單位,納稅人的錢將越來越納入規范化、透明化、科學化管理。(本報記者羅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