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
| ||||||||
|
|
|
http://whmsebhyy.com 2001年01月05日 13:14 解放日報
說好是“買一送一”,結果卻變成了“買大送小”;承諾“VIP貴賓卡享受折扣優惠”,結果常常會被終止優惠;“商品出門,概不退換”之類的告示醒目地貼在店堂里……你知道嗎,上述情況自今年1月1日起已違反了《上海市合同格式條款監督條例》。 你在生活中遇到過類似的事情嗎?意識到這種行為侵犯了你的合法權益嗎?今后若遇類似情況你會怎樣為自己維權? 商家賠了我一只蛋糕 《上海市合同格式條款監督條例》今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消費者應該以此維護自己的權益。中國的消費者太老實,被商家欺詐了,大多數情況下忍氣吞聲,但我不會這樣。《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中也有格式條款規定,我早就以此為武器,在購物消費時維護了自己的權利。 去年年底,我和同學拿著某蛋糕店的7折券去買蛋糕,卻被告知持券者應提前24小時預訂。然而券上沒有這項內容,營業員說:“解釋權是我們的。”我對此不平等條款表示抗議,營業員要我們去樓上和總公司說明情況。正好見到公司經理,他聽到我很懂合同法,就同意我買蛋糕。 回到店堂,店堂經理卻仍咬住“預訂”兩字,他說,只有看到總經理的紙條他才認帳。我對他說:“你們這樣做,構成了欺詐,你要賠一只蛋糕的。”這位店堂經理只會強詞奪理,一點不懂法。他仍然固執己見,我只得再次上樓與公司經理交涉。他再蠻橫也敵不過神圣的法律,最后公司經理陪我下樓,我以7折價買了個蛋糕,還賠償到了一只同等尺寸的蛋糕。(賈琳) 不會太費時間吧 我最怕跟伶牙俐齒的營業員們搞七搞八的。我們這些普通老百姓,有什么能耐?他們說貴賓卡不能享受其它優惠,那就不享受;他們說“商品出門,概不退換”,我就認真試穿仔細挑選;他們把“買一送一”變成“買大送小”,那我也開開心心,都是免費的送什么無所謂。 昨天我打過那個投訴電話,想問問我投訴之后到底會怎樣得到“維權”,想問問是否有個權威的機構給我們撐腰,可是那位接線小姐態度冷淡“要咨詢,到肇家浜路301號”。我有空啊,還要跑那么遠!再說,大家平時都挺忙,要逛街買東西都在晚上,可投訴電話晚上沒人接,萬一被商家欺詐,豈不是連個訴苦的地方都沒有? 還是應該擴大宣傳范圍,加大宣傳力度,猛抓幾件大事情,給我們廣大消費者吃幾顆定心丸。(黃蔚) 電話投訴能奏效嗎 讓我最討厭的經歷發生在不久前長寧區某商廈內。當時,店堂內外到處都用醒目字樣標注“買兩百送四十”,營業員也不厭其煩地交待:“跟現錢一樣,都能用的”,于是我拿到了一張40元的券。本想去樓下超市換點吃的,可一去才發現稍微貴重一些的商品都用黃牌注明不可用抵價券,剩下的一點可吃的東西還比外面標價高。也罷,就當是送的好了,我這樣安慰自己。可到結帳時,總共38.8元,可就1元錢他們也不肯找,態度冷冰冰地說:“那你再拿點什么付點錢好了”,我心里一氣抬腳就走。 現在想想,這大概也算是一種商家欺詐吧。可是真要我打投訴電話,感覺不值得。這種事情很多,有多少人真去打電話投訴,再說那12315就是消費者投訴中心的電話,他們真會為了我這幾元錢的小事情去制裁那些商家?說不準,投訴電話只能當泄憤電話使了。張瑩承諾的含金量有多少 現在各商家推銷手段五花八門鋪天蓋地,眼花繚亂之下難免心動,但這些所謂承諾的含金量到底有多大?是平地刮起的一陣風還是頭上永遠的一片天?消費者心中沒底,甚至還會或多或少為此受氣勞神。為什么這么累,因為無法可依無章可循。消費者花了錢還買了根牽鼻繩,即使有過那么多的承諾,最終還是以商家的意志為轉移,但如果繩子的那頭有法律的牽引,我想商家在作決定時應該會深思熟慮的,而作出的承諾也應該是可信的。 我手上就有一張某產品的VIP卡,上面清晰地寫著“本公司有權隨時終止使用此卡而無須事先通知”,而且在我一年里陸續購買該產品時,商家所承諾的年底將有贈品的承諾至今未兌現。要在以前肯定又是“啞巴吃黃蓮”,但現在既然有這么一個法可以保護消費者的權益,我一定會找上門去的。(辛靜) 很難維權 購物消費時,商家欺詐你總是沒商量的,VIP貴賓卡終止優惠等情況我都碰上過,以后遇上這些違反《條例》的行為,可以投訴了,然而打個投訴電話就能維護自己權益了嗎去年,我們單位發了近千元“××水果卡”,開始幾次,還能按承諾送水果,半年之后,聲稱“貨未到,下月再送”。就這樣,一拖再拖,直到有一天發覺消費卡上的電話都已注銷,才知上當。以后又從報上看到,該水果行老板已失蹤。像這樣的倒霉事我也碰上了,然而你又有什么辦法呢投訴后有關部門不會興師動眾抓回老板,我也不可能請私人偵探向那老板討回公道。 所以,我認為一旦被侵權,想找他們算帳,很難,除非你有王海打假的韌勁。最好的辦法還是把《條例》熟記,上街購物或享受服務時,發現被侵權,立即背出《條例》,與他們據理力爭,但要是“秀才碰上兵”也是有理說不清的。焦明上了“模糊價”的當 有一次,和幾位朋友去唱歌,在大廳里看到“不設最低消費和打七折”的宣傳畫,當時沒問就直接進去唱歌了。出來時按“打七折”的標準付錢時,卻被告知不是每天都可享受這一優惠的,“打七折”也只能在某個時段里。 對“模糊價格”,我已不止一次上當了。上個禮拜在地鐵口買珍珠奶茶時也被“斬”了一回,“珍珠奶茶4元一杯(口味:木瓜、綠豆沙……)”,我想這意思很明確,木瓜珍珠奶茶4元一杯,誰知服務員說:“珍珠奶茶4元,加上木瓜味則6元。” 雖然那兩次最后都按服務員說的“規定”付了錢,但作為消費者碰到這樣的情況,真的很不爽,有種被欺騙的感覺。但當時大家還沒意識到這種行為已侵犯了我們的合法權益,因為生活中商家的這種手段太多了,消費者已對之產生疲憊心理。所以很多情況下大家可能礙于面子不了了之,也可能因為只差幾元錢就算了。不滿情緒只表現為“嘀咕”或者理論幾句罷了。 不過現在出臺了監督條例,再碰到這種情況,我一定會打投訴電話,不知能否拒付?(陸曉瓊) 獨一無二的蔥油餅 不久前,我們全家到某豆漿店用早餐,單子全打好了,吃到一半,服務員說,蔥油餅沒有了。我說,單子上既然打上去了,我就一定要,服務員沒法說服我,就請來了門店經理。 門店經理和我打招呼,讓我將就一下,說不可能為我一個人特地加工一只蔥油餅吧。我說,既然沒有蔥油餅,就應在我購買前告訴我。現在收銀條上打出了,我們間就有了合同關系,你若單方毀約,就是你們不對了。后來,那豆漿店為我做了只獨一無二的蔥油餅。我覺得這只蔥油餅的最大的意義在于給商家敲了警鐘,讓他們知道,店規、行規也得服從法規。(蔡群) 禮券不該“縮水” 前陣子我到某大商場購物時,正逢“滿幾百送多少禮券”的促銷活動。當我購滿幾百元,拿著禮券想再買一副手套時,才知道禮券只能在商場超市購買東西,可“告示”上并未明確說明禮券只能在某一范圍內使用呀。無奈之下,只好去了超市。可進了超市又被告知,憑禮券買東西,不能享受正打8折的優惠。這樣,本來在一般超市賣4元多的牛奶變成了5元多,一瓶洗發水貴了四五元。 所以,我覺得商家的這種行為也是在欺詐顧客,侵犯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黃瑜)
|
網站簡介 | 用戶注冊 | 廣告服務 | 招聘信息 | 中文閱讀 | RichWin | 聯系方式 | 幫助信息 | 網站律師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