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巫偉,通訊員歐陽飛、鄭紀軍) 今年以來,國家已四次下調部分國產藥品的零售價格,涉及藥品達330種,平均降幅達20%。但是,市統計局利用萬戶居民調查網絡對926戶家庭的抽樣調查顯示,廣州市民對藥品降價反應冷淡。
調查發現,市民對藥品降價的認知和關注程度不高,45%的被訪者沒有聽說過此事,聽說過但不留意的占29·3%。
在聽說過此事的市民中,認為限價措施能起到一定作用的占43·2%,認為成效不大的占15·3%,其余41·5%表示尚不清楚或無法判斷。
藥品限價的推行會受到哪些阻力呢?45·8%的人認為,市民對降價藥品的具體種類不清楚,對藥價難以監督;26·9%的市民認為,如果醫生不給你開降價藥,這一措施就完全是白搭。
為什么市民對藥品限價興趣不大甚至漠不關心呢?調查發現,醫院收費項目和收費水平的透明度不高,市民對其知之甚少。只有14%的人對醫院收費的結構及水平表示“很了解”或者“了解”,表示“一般了解”的有16·9%,而表示“不了解”和“很不了解”的占了69·1%。此外,82·75%的人在看病時都沒有主動了解藥品價格的習慣。
看來,醫療衛生系統的改革要改到老百姓心坎上,藥品降價等治標措施固然不可少,但推行醫療制度改革這一治本行動才是最重要的。(南方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