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記者 王永志
一年一度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向來是中國來年經濟工作的圭臬。今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是新世紀以來開得最晚的。不過,即將揭曉的會議,已有跡可循。本月9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已經基本為明年經濟工作定了調: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顯而易見,面對詭譎多變的國內外經濟風云,中國宏觀經濟調控方略將會增強針對性、靈活性、前瞻性,采取適時適度的預調微調,延續“十二五”良好開局,想方設法確保中國經濟不大起大落。
去年此時,中央經濟工作會定調2011年是“復雜年”,果不其然,今年復雜程度超預期。美國債務危機之后的歐債危機蔓延、發酵,希臘、意大利、西班牙紛紛中招,且泥潭深陷,未見轉機。對中國經濟的影響也已顯現,中國三駕馬車之一的外貿在第三季度以來增速減緩已成定局,有“老外貿”甚至預言,明年中國可能更不樂觀。
而內地經濟在緊縮的貨幣政策主導下,經濟增長逐季回落。12月官方發布的11月份的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為49.0%,滑落到榮枯線以下,也是30個月來首見。
此外,中央政府主導的樓市調控看來達到預期,但市場冷落、觀望加劇,賣地流標日見其多,連帶影響相關產業不景。有經濟學家近日直言,中國宏觀經濟正面臨三大潛在風險:一是中小企業嚴重生存困境引發中小企業停產、半停產和脫離實體經濟的潛在風險;二是消費“擠出”和投資“退出”疊加引發經濟增長下滑的潛在風險;三是銀行壞賬及民間借貸所引發的潛在風險。
因此,繼續處理好穩增長、調結構和防通脹三者關系,就顯得十分重要。觀察家發現,去年成為首要任務的控通脹已讓位于穩增長,顯示嚴峻的通脹已然回落,由7月份CPI同比上漲6.5%,回落到11月份的4.2%。在外部需求乏力的情況下,著力擴大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完善促進消費的政策,努力提高居民消費能力,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這在不久前召開黨外人士座談會時中央提出的“穩增長、調結構、保民生、促穩定”,亦可見端倪。
總而言之,中國發展仍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經濟平穩運行亦面臨諸多突出矛盾和問題,但只要審時度勢,因勢利導,排雷避險,投資、消費、外貿三駕馬車均衡驅動,保證農業穩產增產,堅持就業優先戰略,健全社會保障體系,保持社會和諧穩定,中國經濟保持平穩較快發展的構想,料可實現。相信即將揭曉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會給出更加清晰的路線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