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報記者 牛思遠 謝夢
昨日,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中國銀行業協會首席經濟學家巴曙松(微博)在其微博上透露,發展經濟學奠基人張培剛當日因病于武漢辭世,享年99歲。當日,張培剛一手創辦并擔任名譽院長的華中科技大學經濟學院亦在官方微博證實了這一消息。
巴曙松微博稱,“剛剛接到噩耗,發展經濟學奠基人、我的恩師張培剛教授于武漢辭世,先生已經99歲高齡,近期因病住院,雖然已有心理準備,但剛剛接到通知,依然悲痛莫名,提筆不知所云。已與華中科大經濟學院徐長生院長通話,追思會還在安排中”。
張培剛現任華中科技大學經濟學院名譽院長,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湖北省社會科學院及上海社會科學院特約研究員,武漢大學、西南財經大學教授;中華外國經濟學說研究會名譽會長,中美經濟合作學術委員會中方主席。
華人經濟學領域最高獎獲得者
張培剛在武漢大學的歷史上是著名的“四個一”學生:畢業時成績全院第一;3年一次的庚款留美考試全國第一;第一個拿到哈佛大學的經濟學博士;第一個中國人獲得哈佛大學最高獎威爾士論文獎。
1929年,張培剛考入武漢大學文預科。學校的檔案館至今還保存著他當年的報名表。這張修業證明顯示,張培剛當年只讀了一年半的高中跳級考入武大預科。當時國立武漢大學剛剛成立,招生非常嚴格,當年的文科班只錄取了張培剛一個人。
20世紀30年代,張培剛深入河北、浙江、廣西、湖北等地的鄉鎮和農村調查,撰寫了《清苑的農家經濟》、《廣西糧食問題》、《浙江省食糧之運銷》、《中國 糧食經濟》4部著作,發表了40多篇農村經濟、貨幣金融等方面的論文,為他撰寫《農業與工業化》論文和開展學術研究做了充足的準備。
1941年8月,張培剛從香港乘船抵達波士頓,入讀哈佛大學。他選擇了《農業與工業化》為博士論文題目。張培剛在哈佛的圖書館里申請了不足6平方米的空 間,他閱讀了德文、法文、英文參考書200多本,涉及到的經濟學家就不下180余人,包括了當時經濟學中有關的主要論著。
張培剛用了9個月的時間,于1945年10月寫下了英文稿的《農業與工業化》。答辯時,張培剛只用了一個小時。答辯順利通過,幾天后,老師讓他改名“Peter chandler”填在論文封面,參加威爾士獎的競爭。
1949年,他的論文由哈佛大學出版,并成為許多大學經濟學專業的指定參考書。中國人民大學的高鴻業教授上世紀五十年代在美國伯克利大學攻讀碩士學位時,就在老師給他的書單上意外地發現這本惟一一本中國人寫的書。
1946年,張培剛從哈佛大學畢業時,導師張伯倫還曾邀請他在哈佛任教。一心想把理論付諸實踐的張培剛還是決定回國,應武漢大學邀請擔任武大經濟系主任。 當時,張培剛和先后接受國立武漢大學校長周鯁生先生邀請回校任教的韓德培、吳于廑并稱武大“哈佛三劍客”。以“哈佛三劍客”為代表的海歸派的充實,使得武 大形成了真正意義上的自由之風。
1948年,張培剛在聯合國亞洲及遠東經濟委員會擔任顧問,他是委員會中位居第四的高級官員,但他卻認為這份美差只是個閑職。為了迎接新中國,在解放前夕,張培剛舍棄了600美元的月薪從曼谷再次回到武大。
為對外開放理論最早奠基者
建國后,張培剛遭受了不公正的待遇,長年與專業無緣,大好年華白白浪費。1952年,他被調離教學崗位,搞起了基建工作。10年動亂中,他被視為“反動學術權威”,被發落到偏遠的農村放牛挑擔,直到1978年才重返經濟學界進行研究工作。
“文革”結束后,張培剛在華中這所工科院校里開設了經濟學專業,張培剛說,自己一直站了30多年,總算有一張凳子可以坐下歇歇腳了。他先后擔任華中科技大學社會科學部主任、教授,華中科技大學經濟學院院長,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1978年5月,張培剛被借調到中國社科院經濟所,擔任《政治學辭典》、《外國經濟史》的主編。隨后,他又成為第一批給國家領導主講“外國經濟學”的專 家,并與厲以寧合寫了《宏觀與微觀經濟學》,最早把西方經濟學(即市場經濟學)介紹到中國。改革開放以來,他通過著作和講學,全面介紹了西方經濟學、西方 管理科學和世界經濟的發展。
20世紀80年代初,他把在抽屜下面藏了30年的英文手稿譯成了中文,埋沒了半個多世紀的這本書終于開始得到人們的認識。那時張培剛已將近70歲。
當時,經濟學家胡鞍剛定期要給政府部門編寫國情報告,他在文章中就經常引用張培剛的理論。胡鞍鋼說:“張培剛先生早在1949年寫那本書的時候,就已經討 論過這些問題,他當時討論的是三大關系,實際上就是最早我們稱之為對外開放的理論。就是農業國必須要參與全球化的過程,從全球化過程中和與工業國之間的交 往過程中,獲得資金、技術及支持,應當說后來中國改革開放就是這樣的一個理論,張培剛先生已經都做出了一些鋪墊。”
張培剛后被推選為中華外國經濟學說研究會名譽會長、中美經濟合作學術委員會中方主席等。1989年他寫的《發展經濟學往何處去》一文力挽狂瀾,拯救發展經濟學于垂危之際。那時學術界認為發展經濟學走向衰落,張老不僅為發展經濟學正名,而且擴大了發展經濟學的研究范圍。
“他的理論遠在劉易斯之上”
1990年,清華大學的梁小民教授把當年劉易斯獲得諾貝爾獎的《經濟增長理論》翻譯成中文。他認為相比之下,張培剛的理論遠在劉易斯之上。“劉易斯主張通 過工業化來實現經濟發展,那是犧牲農業來發展工業。但是張老的書是把農業作為產業的一個部分,他所要求的不是犧牲農業發展工業,而是把農業和工業作為整體 來發展。”
后來劉易斯也作了反思,劉易斯說,“過去我太重視工業了,犧牲農業發展工業,看來這是錯誤的。”世界銀行的經濟專家錢納里來華講學時說:“發展經濟學的創始人是你們中國人,是張培剛先生。這是中國人的驕傲。”
1986年,西北大學教授何練成訪美后說,哈佛大學一教授在座談會上說,張培剛才真正是發展經濟學的創始人,劉易斯、舒爾茨的理論比他提出的要晚好些年,因此他更有資格獲得諾貝爾獎。
20世紀80年代,面對西方發展經濟學正走下坡路,而世界上多數發展中國家和地區并未發展起來的現狀,他再次扛起開拓創新的大旗,全面提出創立新發展經濟學的思想,引導發展經濟學走出困境。1992年,他主撰的《新發展經濟學》,將發展經濟學推向了一個新階段。
1998年,張培剛教授的博士點批準下來,研究領域是發展經濟學、西方經濟學、農業經濟學和工商管理學,這些學科目前在全國均處于領先水平。
■簡介
張培剛
1913年7月10日出生,湖北黃安(今紅安)人,1934年6月畢業于武漢大學經濟系,獲學士學位;1941年—1945年在美國哈佛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研究生部學習,后在該校文理學院研究生部經濟系學習,獲碩士、博士學位。
20世紀40年代,張培剛憑借在哈佛讀書時的博士論文《農業與工業化》,獲得有“小諾貝爾獎”之稱的哈佛大學經濟學科最高獎“威爾士論文獎”,這也是迄今 為止華人在經濟學領域所獲的最高級別獎項。《農業與工業化》一文被列為哈佛經濟叢書第85卷,于1949年由哈佛大學出版社以英文出版,這篇論文奠定了發 展中國家經濟發展(農業國工業化)的理論基礎,張培剛也因此被譽為發展經濟學的創始人之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