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9月上半月,一線城市樓市成交量均大幅下滑,其中北京成交量創下36個月來新低,但包括實行了限購令的二三線城市成交量降幅有限,有些城市還有所增長。中國之聲連線《21世紀經濟報道》地產新聞總監李一戈,分析其中原因。
主持人:給我們分析一下這種現象的原因。
李一戈:不僅是成交量,而且是房價,也有相似的現象。北京上海深圳廣州四個一線城市的房價,7月份起環比就已停漲,但部分二三線城市的房價仍然在上漲。昨天國家統計局公布的70個大中城市統計數據顯示,同比漲幅超過5%的城市是以二三線城市為主。一線城市與二三線城市在成交量和房價的這種差異,是調控政策的力度有關。一線城市全部實行了限購令,限購的城市,成交量普遍大幅下滑,房價環比停漲。二三線城市即使實行了限購,執行力度也不如一線城市嚴格,有些城市只在城市中心區限購,郊區縣不限購,郊區縣房價就漲得很快。這個現象同時也說明限購政策對遏制投資投機是非常有效的,因為一線城市的投資投機比例較高。而只要有機會,執行力度又不夠嚴格,投機投資就會流向那些二三線城市。8月份有9個城市的同比漲幅超過7%,這表明房地產調控的壓力還是比較大的。
主持人:實行了限購、限價的城市,房價也還在上漲,這是不是會讓人對調控失去信心?
李一戈:值得注意的是,9月上半月的數據不能說是整個9月的情況,更不能代表整個調控時期的走勢。在調控政策的作用下,今年要實現金九銀十基本已無可能,多數實行限購限價的城市,成交下降已成定局。而且,從這一輪調控的曲線來看,不管是一線城市還是二線城市,成交量同比都是呈下降趨勢,而且實施了限購的城市,成交量降幅要大于未限購的城市,實行了限價的城市成交量降幅也要大于未限價的城市。所以,并不是說調控沒有效果,是有效果的,只是要實現部分老百姓預期中的房價下降,還要一段時間。比如說,要出現大多數城市的房價停止上漲進而掉頭向下,我估計還需要半年左右的時間。前提是要堅持現有的調控政策不放松。尤其是信貸政策,堅決不能放松。國內經濟增幅掉一兩個百分點沒什么了不起,只要不出現嚴重的問題,貨幣政策就絕不能再轉為寬松。如果信貸一松,不僅經濟結構會惡化,房地產調控來之不易的一點成果也將化為烏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