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全球經濟陰云密布、歐債危機跌宕起伏、通脹形勢撲朔迷離,2011年夏季達沃斯主題直指“關注增長質量”,期望在全球經濟上坡路上成為“掌控經濟格局”的“春江鴨”。會上1700余名參會嘉賓針對全球經濟是否會“二次衰退”、中國能否“拽”歐美經濟出泥潭以及國內通脹壓力等話題,展開了深入探討。對于未來全球經濟不確定性的討論,會場內的觀點鮮明犀利。
全球經濟是否會面臨“二次探底”
時下,三大經濟體需求疲軟的現狀,讓業內擔憂發達經濟體會拖累全球經濟的復蘇,全球經濟將面臨“二次衰退”。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秘書長魏建國認為,歐洲主權債務危機非常敏感復雜,很可能繼續惡化,并很可能導致全球經濟的二次探底。這次可能不是到底,還會繼續走向衰退。
而渣打銀行東半球研究總監關家明樂觀認為,經過幾輪歐債風險的分攤,如果能把歐盟經濟結構調整到一個新的臺階,整個歐洲經濟是發展機遇大于危機,全球經濟不會二次探底。況且,歐債問題已經發展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程度,希臘債券危機不僅是其自身的問題,還關聯到歐盟其他的國家。
“如果一個經濟連續兩個季度負增長,稱之為進入衰退。從現在來看,哪怕是發達經濟,也一般不會進入連續兩個季度的負增長。從這個意義上說,全球不會進入二次探底。”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副總裁朱民坦言,2008年以來所有救助方案都是偏重于流動性,而沒有實施有力的結構改革。歐盟股權債務危機正向銀行蔓延,同時其還面臨經濟增長的壓力。在國際支持的同時,歐盟國家本身必須在結構改革上提出有力的方案,才能有效地把事情做好。
中國能否幫助歐美經濟走出蕭條
針對中國在全球經濟復蘇中的貢獻,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張曉強表示,中國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提升自身發展質量,本身就是穩定和協助世界經濟復蘇。他說,今年一到八月中國外貿增長了25%左右,而進口增長28%,貿易順差比去年同期減少了10%。在全球經濟危機的背景下,中國加大開放國內市場,其也是負責任的體現。
張曉強坦言,中國經濟總量只占世界經濟的9.5%,而美歐日加在一起經濟總量超過世界經濟的60%,歐美日要根據各自的國情采取正確的政策,承擔自身的責任。
中國建設銀行董事長郭樹清則指出,中國經濟發展確實對世界經濟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但寄希望中國“拉一把”將歐美從經濟蕭條和危急中拽出來并不現實。
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專家委員李稻葵認為,相信中國會成為歐洲好的投資者,而不是盲目購買歐債“濫好人”。目前,歐債危機的各國并沒有出現應有的改革意愿和方案,在這個大問題沒有解決的情況下,任何人如果盲目地去買歐債,充其量是個“濫好人”,還會拖延問題。
如何平衡經濟發展與抑制通脹的矛盾
著名經濟學家成思危在夏季達沃斯上坦言,如果說2009年是最困難的一年、2010年是最復雜的一年,我覺得今年是最麻煩的一年。麻煩在于,如何平衡國內保增長與控通脹的矛盾。
成思危說,控通脹就要實行緊縮的政策,但是緊縮的結果對經濟增長有影響。現在中小企業貸不到款,要去借高利貸。高利貸已經不是兩分多了,而是四分五分甚至八分的利率,它們怎么活呢? 此外,實行緊縮政策就要提高利率,那么地方政府債務償還起來將更加麻煩,國際熱錢也會因為無風險套利而進一步涌進。“從8月份數據看,通貨膨脹率下來了一點。但是從整個經濟的基本面看,我們今年的形勢還是相當麻煩的。”他說。
針對年內居民消費價格水平(CPI)的走勢,張曉強表示從目前趨勢來看,物價能夠保持基本穩定。首先,今年夏糧豐收產量創歷史新高,供給增加對于保持價格穩定會發揮重要的積極作用;其次,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在一定程度緩解了通脹的壓力;其三,目前我國在物流等多個領域的深化改革,也在不同方向上減緩了通脹。
但他同時坦言,輸入型通貨膨脹及人工成本等因素也為后期CPI的價格走勢帶來了壓力。其中,如果美元進一步貶值、美國繼續推出量化寬松政策,大宗商品的價格在中期內會上升,中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輸入性通脹壓力將加大。
據了解,本月9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了8月經濟數據,其中CPI同比增長6.2%,增速環比下降0.3%,這是CPI在連續上漲三個月創下37個月高位后首度回落。
東方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閆偉認為,未來幾個月CPI將逐漸回落,從9月起將告別6。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馬曉河預計,全年CPI的走勢會在5%-5.5%之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