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張娟娟 發自上海
國家海洋局8月23日公布的西太平洋海洋環境放射性監測第二批結果顯示,日本福島以東及東南方向的西太平洋海域已受到福島核泄漏的顯著影響,海洋生物魷魚樣品中檢出鍶-90的放射性比活度為我國沿海生物樣品放射性本底平均值的29倍。
對此,國家海洋局建議國務院有關部門加強對來自該海域海產品的放射性檢測,確保我國公眾的健康安全。
魷魚受核輻射污染嚴重
6月16日~7月4日,國家海洋局派出專業海洋環境放射性監測隊伍,從廈門起航赴日本福島以東海域,開展西太平洋海洋環境放射性監測工作。本次檢測歷時18天,航程共計4735海里,監測海域面積25.2平方公里,采集了大量的海洋大氣、海水、生物樣品。
檢測結果顯示,監測海域海水中均檢出了銫-137和鍶-90,94%監測站位樣品中檢出了正常情況下無法檢出的銫-134。71%監測站位銫-137含量超過我國海域本底范圍,其中銫-137和鍶-90最高含量分別為我國海域本底范圍的300倍和10倍。
但是,監測海域海水樣品中未檢出碘-131。監測海域魷魚(巴特柔魚)放射性檢測結果顯示,鍶-90的放射性比活度為我國沿海生物樣品放射性本底平均值的29倍。此外,樣品中還檢出了我國沿海生物樣品中正常情況下難以檢出的銀-110m和銫-134。
鑒于日本福島以東及東南方向的西太平洋海域已受到福島核泄漏的顯著影響,國家海洋局建議國務院有關部門加強對來自該海域海產品的放射性檢測,確保我國公眾的健康安全。
部分日本輸華食品解禁
自日本地震后,出于對核輻射的擔心,中國曾禁止從福島、東京和日本其他10個縣進口食品和農產品。
5月22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與日本首相菅直人的雙邊會談中表示,中國政府將率先解除山形縣和山梨縣食品的進口禁令。
6月13日,國家質檢總局發出通知,允許日本山梨、山形2個縣2011年5月22日后生產的符合我國要求的食品、食用農產品和飼料進口。所有允許輸華的日本產品仍需日本官方出具原產地證明。
捕撈業招工難度加大
“由于目前尚未進入捕撈季節,日本核輻射危機究竟會給公司業績帶來多大的影響還很難說。”一家在日本北部海域擁有捕撈業務的國內上市公司內部人士告訴記者,該公司的捕撈海域距離日本核災區較遠,水質未受到污染,因此公司沒有打算放棄在該海域的捕撈業務。
但該人士透露,目前對公司在日本北部海域的捕撈業務影響最大的是,勞務人員的招聘難度明顯加大。“現在獨生子女比較多,日本核輻射危機爆發后,很多人都不敢去日本了,為此,公司只能降低用人標準,但還是無法滿足公司持續增長的勞務需求。”
那么,被核輻射污染的西太平洋海域海水是否會隨著洋流而最終影響中國海域?對此,一海洋局系統人士向昨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日本海域的洋流是東北流向,需環太平洋一圈后才會來到中國海域,這需要13~15個月以上,而且到達中國海域后海水中的放射性物質的量已經非常少,因此不會給中國海域帶來較大影響。
“據目前監測到的情況看,尚未在國內沿海水質中發現有放射性元素超標的現象。”上述人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