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海8月20日電 (記者 宗晨亮)20日,上海科普大講壇“DNA解碼生命”在上海科技館舉行。對于公眾關注的轉基因食品安全問題,生物化學專家張惠展表示:轉基因食品在誕生至今的15年內是安全的,但是長期內對人類的安全影響尚需跟蹤研究。
張惠展擔任華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會工業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會分會副理事長、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研究生部兼職教授,長期從事分子生物學、基因工程等領域的研究。
他在講座中指出,轉基因食品的安全肯定不是絕對的,因此很多國家規定轉基因必須標注在食品上。他認為國內在標注“轉基因”方面存在不規范的現象。他呼吁國內產家在產品中嚴格遵守相關規定,在產品上標注是否為轉基因食品,讓民眾自己選擇吃轉基因還是不轉基因的食品。
談到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他首先指出:“轉基因食品上市到現在有15年了,在這15年當中幾乎沒有人因為吃轉基因食品導致生病死亡的。”
但是他同時指出轉基因食品的風險。“轉基因食品到現在用了15年,但是如果一個人的平均壽命是75歲,能保證這75年里面都不出事嗎?誰都不能保證,因為轉基因食品用到現在還沒有到75。所以轉基因食品是否安全是相對的,相對于時間,在15年里面安全,但是到后面不一定安全還是不安全,”他表示。
張惠展進一步指出,轉基因食品在15年來好像沒有問題,不足以致病、致命,但是一輩子吃,累積導致一定量的時候,量變到質變就有可能導致疾病。更隱蔽的是,在植物體內產生的是另外一種化合物,這種化合物也沒有毒,但是所謂中間化合物被吃到人體內,在人體另外酶的作用下有可能轉化成有害的物質,因為機體內各種各樣的催化劑有上萬種,催化的林林種種的不同的化合物。
他介紹道:“關于轉基因研究國際上有專門的機構進行跟蹤研究,這里面包括中國科學家參與,是一個國際化的活動,需要跟蹤,跟蹤需要時間,至少需要一代兩代。”
參與當天科普講座的還有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教育部微生物代謝重點實驗室主任、微生物學家鄧子新;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遺傳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國家重大科技研究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曾凡一。上海“科普大講壇”以較前沿的科學研究為主,同步追蹤社會科技熱點焦點,鼓勵多種觀點的碰撞,促進科學民主發展,形成論壇權威性、前瞻性、親和性、多元化、開放性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