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銀行業內人士認為,盡管此次事故形成銀行壞賬的可能性很低。
目前銀行對鐵道部貸款利率多較基準利率下浮10%,而銀行希望能上浮10%
早報記者 張颯
“7·23”事故之前,對京滬高鐵等項目,多數銀行是去“搶”貸款份額的。
在京滬高鐵狀況頻發、“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之后,多位銀行業內人士認為,盡管此次事故形成銀行壞賬的可能性很低,但可能重新調整對鐵道部新借貸款的定價。據了解,目前銀行對鐵道部的貸款利率多數較基準利率下浮10%,而銀行期望的是能上浮10%。
另據國有大行人士透露,今年初銀行已經在和鐵道部談判,目前貸款利率已基本恢復到基準利率。
因上市預期 銀行“搶”貸
“鐵道部的談判能力非常強,對待銀行的態度也十分強硬,要么銀行全盤接受鐵道部苛刻的條件,要么鐵道部轉投他家。”一位曾參與鐵路貸款項目的銀行業內人士透露,在鐵路大干快上的2009年、2010年,鐵道部顯得強勢,總有銀行給他們貸款,所以對貸款利率要求下浮10%。
上述人士回憶,對京滬高鐵項目,多數銀行是去“搶”貸款份額的,“為京滬高鐵項目而成立京滬高速鐵路股份有限公司,因為當時吹風有上市預期,所以銀行很積極。”
為何利率下浮,銀行還“搶”著給鐵道部貸款?上述人士稱,主要是鐵道部旗下諸多實體企業,有著龐大的現金流和存款、結算業務,由貸款衍生開來的一系列業務被銀行看重,而由于規模很大,總行拿下的貸款份額往往會分攤到各分行,占用各分行貸款規模。
從具體情況來看,鐵道部直接取得的貸款,政策亦相當優厚。以國家開發銀行為例,給高鐵項目貸款前三年都是只收利息,不收本金,從第四年開始才涉及到本金的歸還。而另一家國有大行對鐵路項目開出三至四年的還款寬限期,即在還款寬限期之后才開始還本付息。
鐵道部第三期超短期融資券發行公告亦提到,鐵道部與國內外金融機構保持良好的合作關系,“目前所有商業銀行對鐵道部及鐵路局運輸企業貸款全部免除擔保,以信用方式提供。”
鐵道部發布的年報顯示,2010年鐵道部新增貸款4500億元,至2010年底國內貸款總額達1.25萬億元,而支付的利息僅有250億元,其中還包括193億的債券利息,這意味著真正支付的貸款利息只有57億元,幾乎相當于無息貸款。
此外,以2009年為例,鐵道部獲得國內外貸款4288.95億元,相當于2008年和2007年獲得的信貸總和的兩倍,同時貸款占鐵道部全部資金來源(7576億元)的比例高達56.6%,而2008年、2007年這一比例僅為33.8%、31.4%。
利率博弈已開始
但這種局面可能并不會延續。兩位國有大行相關負責人昨日接受早報記者透露稱,綜合考慮貸款規模受控和鐵路事故頻發對客流、現金流帶來的負面影響,對鐵道部的貸款在談判過程中將會要求至少利率上浮10%。
據新世紀周刊報道,事實上在今年一季度,鐵道部與銀行就在利率談判上一度呈僵持狀態。
“以前要求利率下浮10%,甚至要求固定利率貸款,銀行都可能滿足。但現在銀行已不再接受這些條件,鐵道部最終只好同意按照基準利率貸款。幾大行從4月才開始給予鐵道部新增貸款,但新增總規模估計不過1000億元,大部分是執行去年的合同,用于支撐今年的在建工程,哪有錢開新的項目?”一位國有銀行信貸部的人士稱。
而由于利率風險較大,地方鐵路局目前已經很難獲得長期貸款。
北京交通大學教授趙堅此前分析指出,現在中國大規模高速客運專線建設存在著市場、技術和財務三大風險。以京津城際鐵路為例。原來預計平均每天客運量五六萬人,但實際上不足4萬人,票價平均60元/人。從成本上看,建設300公里以上時速的成本是1.8億/公里,據估算,京津城際建成后每年折舊7億元,還貸7億元,此外還有人員工資、電費等,收入覆蓋成本存在難度。
“現在鐵路投資主要是靠銀行貸款,有些是直接貸給鐵道部,有些是直接貸給地方鐵路局,貸后審查難度加大。這樣下去,大概三四年后,主要的高速鐵路線基本建成時,鐵路方面財務風險就會完全暴露出來。”趙堅說。
據財新網報道,鐵道部貸款主要來自四大行及國開行,工行最高,至于具體數額則未披露。截至2010年末,國開行公開披露的對鐵路行業的貸款余額是1700億元,較2009年末對鐵路行業新增466億元。
相關專題:杭州至溫州動車追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