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李松濤) 日前,由“花旗-CCER服務型中小企業融資與發展”研究項目組公布的數據稱,在中小企業集中的浙江,只有20%的中小企業從銀行貸到款,而能獲得貸款的服務型中小企業比例更低。
規模小、歷史短、盈利預期不確定、缺少有價值的抵押物等缺點是服務型中小企業的致命傷,從銀行放貸的傳統思路來說,注定要把服務型中小企業拒之門外。然而,在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教授黃益平看來,中國正在經歷從小國經濟向大國經濟、從經濟奇跡向常規發展的兩個轉變,中小企業,尤其是服務型中小企業對未來中國經濟的發展將要起到關鍵作用。
“相比制造業帶來的7000萬個工作機會,目前服務業已經創造2.7億個工作崗位,其中大量是由中小企業創造的。”黃益平說,但融資難已經成為服務型中小企業發展的瓶頸。在黃益平看來,要大力發展服務業,就需要更多的金融創新,來滿足服務型中小企業的資金需求。曾有銀行界人士告訴黃益平,貸款給國有企業,如果出問題,只是決策失誤。但如果貸款給中小民營企業而出了問題,則要追查是否存在金融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