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綜合報道】 7月10日,京滬高鐵G151次列車行駛至山東境內時,因雷擊導致故障斷電,停車兩個多小時,并致使其后的京滬高鐵19趟列車晚點。兩天后的7月12日11時,京滬高鐵在宿州附近因供電設備故障,致使鐵路上海虹橋站數十趟京滬高鐵列車晚點。
剛剛運營的京滬高鐵,緣何故障頻頻?對此,曾參與鐵道部高鐵項目規(guī)劃的中鐵隧道集團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夢恕12日在接受經濟觀察報表示,因為高鐵運營所要求的各項精度很高,所以磨合期難以避免會發(fā)生一些問題,但保證其安全可靠性,始終是排在首位的。
據王夢恕介紹,柔性的接觸網,最易受到外力的影響發(fā)生位移,在設計時,雖然已經充分估計到了這個情況,但運行中還是首先在這方面暴露出了問題。王夢恕說,高鐵接觸網設計時考慮的最大承受風力是8級,但10日的風力達到了9級,超過了設計預期。
“在高鐵的整個系統(tǒng)中,接觸網是最容易出現(xiàn)問題的環(huán)節(jié)。”王夢恕說。接觸網是京滬高鐵的牽引供電系統(tǒng),在高鐵上運行的列車,利用列車頂部伸出的“受電弓”,從鐵路上方架設的接觸網上取得高壓電流,從而獲得持續(xù)充足的動力。
王夢恕介紹說,“10日的大風導致高壓接觸網發(fā)生了位移,這種情況下,如果繼續(xù)行駛,就難以保障受電弓接觸到高壓線,很可能會碰到卡緊高壓線的絕緣體。”王夢恕說,考慮到這種情況,列車只好停下來,進行檢查維護。這個問題,本應該等到晚上的維護期來進行,但京滬高鐵剛剛運行,出于保障絕對安全的考慮,才停下來檢修,所以導致了誤點。
“現(xiàn)在看來,接觸網的問題仍需要研究,可能會有些技術上的調整。”王夢恕說。王夢恕介紹,高鐵安全距離為6公里,正常情況應每半小時發(fā)一趟車,10日故障中,19趟動車晚點,其他受影響車輛達200輛。
“總之,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出問題,都會先停下來。”王夢恕說,因為安全始終是第一位的,“京滬高鐵剛剛運行,還沒過磨合期。”王夢恕說,京滬高鐵這樣的長度和速度,在世界范圍內還沒有,我們是第一個,需要一些時間來提高期穩(wěn)定運行的技術和經驗。
王夢恕表示,兩次事故都是由短路跳閘引起的,“但前后影響到的車輛和人員范圍太大了。目前京滬高鐵是雙向2車道,一輛列車發(fā)生故障,全線都停,如果將來建成雙向4車道,故障的放大性將得到顯著抑制。如果把段數再分一下,能減少更多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