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跳轉到正文內容

芮成鋼專訪阿戴爾-特納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7月11日 17:44  CCTV《財經頻道》
英國金融服務管理局主席阿戴爾·特納。(央視配圖) 英國金融服務管理局主席阿戴爾·特納。(央視配圖)

  阿戴爾·特納簡介

  阿戴爾·特納,英國金融服務管理局主席,二十國集團國際監管改革機構的負責人。特納領導的是英國金融服務管理局是英國金融投資和服務業唯一的監督和行業管理機構,也是全世界監管最為完善、法律執行力度最為有效徹底的金融監管部門。

  節目文稿

  第一部分

  小片1

  展示(電影《監守自盜》)

  字幕:2008年9月15日  全球不同國家的電視臺播報雷曼破產的消息

  芮成鋼專訪

  芮成鋼:您看過奧斯卡獲獎紀錄片《監守自盜》嗎?

  特納:我不確定是否看過,不過我想是看過,但你得提醒我一下它的內容是什么。

  芮成鋼:紀錄片,是關于……

  特納:內部交易。

  芮成鋼:對,電影講述的是華爾街銀行家如何密謀,同時說服政府的監管者和公眾,政府解除管制有助于推動經濟增長。您看過嗎?

  特納:我沒看過,但我聽說過這部影片。

  芮成鋼:您聽說過。影片中的觀點是確實存在的。其中的理論是在美國,自里根包括布什政府時期在內,像格林斯潘、薩默斯等勾結起來,達到自己的目的。您是怎么看的?

  特納:我不想說這是某一個人的問題,對于“共謀”這種論斷,我們需要謹慎對待。一切市場都應該徹底自由化這種過于簡單的信條誤導了我們。重要的是,我們要認識到金融市場和其他市場,比如酒店市場之間的區別。如果要想把酒店經營好,那么在市場中自由競爭是最好的方式,從而企業家推陳出新,關注顧客的需求,這是盈利的最佳方式。但我們不能簡單地把這個邏輯應用到金融領域。

  小片2

  【正文】2008年9月15號,美國投資銀行雷曼兄弟破產,全球最大保險公司美國國際集團陷入困境,一場來勢兇猛的金融危機爆發。一夜間,恐怖席卷全球金融市場,各國股市暴跌。

  【同期 美國前總統 布什】(2008年9月15日)我們會盡量減少雷曼倒閉帶來的破壞,也將盡量減少金融動蕩對世界經濟的影響。

  【正文】金融危機的結果是全球的經濟衰退,無數人的財富突然蒸發,世界各國蒙受了上萬億美元的損失;3000萬人失去工作。

  【同期 英國金融服務管理局主席 特納】我認為在經濟危機發生前,全球很多國家的監管機構、央行、財政部都過度青睞放松金融監管的觀點。不要忘記,人們曾公開地說,所有金融衍生品和結構信貸產品的發展都有助于金融體系的安全。你可以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2006年文件中看到這些話,其中提到銀行破產的可能性已經降低,而這要歸功于金融衍生品的發展。

  【正文】在特納看來,這次危機不是一次偶然。一個不受監管的金融業導致了它的發生。危機的起源要追溯到三十年前。1981年,里根出任美國總統。在華爾街金融巨頭的游說下,里根政府啟動了長達30年的對金融業放松監管的進程。

  【同期 美國前總統 里根】擺在國家面前最緊迫的任務就是繁榮經濟。

  【正文】1982年,里根政府對經營存貸款業務的銀行放松監管,允許他們用儲戶的存款進行風險投資。此后美國的金融行業開始爆炸性地增長,投資銀行紛紛上市,華爾街變得越來越富有。美國金融部門的崛起也帶來了一連串金融危機,這些金融領域的危機一次比一次嚴重,危機造成的損害也一次比一次大。上世紀八十年代末,一場席卷美國的銀行業危機造成了747家儲蓄和貸款機構破產,美國政府為拯救危機花了納稅人1240億美元,許多人一生的積蓄血本無歸。幾千名負責存貸款業務的銀行高管被捕入獄。這其中,查爾斯·基廷案是當時最為突出的幾個案件之一。在里根政府取消對銀行業的限制以后,1984年,基廷買下“林肯儲蓄貸款銀行”,以此為基礎,基廷大舉進軍房地產市場。1985年,美國聯邦監管機構開始調查基廷,這個時候,基廷雇用了一位名叫艾倫·格林斯潘的經濟學家。在這封寫給監管機構的信中,格林斯潘贊揚了基廷穩健的商業計劃和業務專長,并說他看不到允許基廷用其客戶資金投資有任何風險。據報道,基廷為此向格林斯潘支付了四萬美元。基廷隨后不久被捕入獄,但是格林斯潘卻被里根總統任命為美聯儲主席。

  【同期 美聯儲前主席 格林斯潘】(1998年7月24日)對專業投資者之間私下交易的衍生產品進行監管,沒有必要。

  【正文】在克林頓當政期間,格林斯潘繼續留任美聯儲主席,放松對銀行業監管的政策也在繼續。到九十年代末,金融部門幾經兼并整合,出現了幾家巨型企業,每一家都如此巨大,以致任何一家的倒閉都會危及整個金融體系。

  【同期 斯蒂格利茨】(2011年4月16日)克林頓總統喜歡聽不同的意見,我們經常爭論,持不同意見,這樣總統來決定采取何種政策。我當時是總統經濟顧問委員會的主席,我們也探討過放松管制。在我離職后,他們還是采取了放松管制政策,通過了(廢除)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導致了金融領域很多問題的產生。

  【正文】斯蒂格利茨,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曾經擔任美國克林頓總統經濟顧問團主席,但是主張金融監管的他并沒能推動政府對金融市場的監管。1998年,花旗公司與旅行者集團合并,成立的花旗集團是全球最大的金融服務集團。很多人質疑說,這次合并違反了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頒布于大蕭條之后,它嚴禁吸收公眾存款的銀行從事高風險的投資銀行業務。但是在美國政府的推動下,1999年,美國國會推翻了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通過了金融現代化法案,為此后類似的兼并掃清了道路,因此也有人說這部法案為花旗特赦法案。

  【同期 杰米·戴蒙】我們認為經濟上有許多缺陷需要修復。在華爾街,房利美、房地美以及其他金融保險行業的企業都存在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所以我們需要改革,需要一個改革派的執政者,我們需要監管機構,需要讓工作運轉得更好,讓它對外界來說更加透明。

  【正文】杰米·戴蒙,美國摩根大通銀行首席執行官,1998年,時任旅行者集團副主席的他直接參與了花旗公司與旅行者集團的合并。2000年12月,美國國會通過了商品期貨現代化法,從法律上禁止了對衍生產品進行監管。在小布什就任美國總統的頭幾年里,美國金融業達到該行業有史以來最賺錢、最有權勢的巔峰。美國金融業也逐漸形成了一條完整的“食物鏈”。在這條“食物鏈”中,高盛等投資銀行不斷地推出各種極具誘惑力的衍生產品,美國國際集團等保險公司為這些產品提供擔保,三大評級機構則負責貼上值得信賴的標簽。

  【同期 特納】如果任由金融領域自行發展,那么它會創造出完全沒有用途的產品,沒人需要抵押債務契約,也沒人需要二次合成抵押債務契約,人們獲得次級貸款并非出于需要,只是為了防止信貸違約互換。當時人們都認為這些交易使金融體系變得更加高效,但實際上風險卻在不斷加大。我們需要認識到,金融體系有其特殊性。的確,我們需要自由市場下的金融機構,需要私有資本。但我們同時也需要對其進行監管和控制,雖然這種監管在其他經濟領域不一定需要。

  【正文】突然之間,一年有數千億美元在這條金融食物鏈中開始流動。很多美國人都可以輕而易舉地獲得住房抵押貸款,于是美國的住房成交量和房價同時飛漲,一個巨大的金融泡沫在形成。2004年,高盛首席執行官保爾森等銀行家游說監管部門放松了對杠桿率的限制,允許投資銀行迅速地增加他們的借款。投資銀行開始大筆借入資金投入到風險行業,在經濟上升期,杠桿率越高,銀行的收益也就越大,但是這也意味著,一旦泡沫破滅,他們的損失也會成倍增加。

  【同期 芮成鋼】(2010年4月7日)您認為這次危機更多地是政府造成的還是市場自身的原因?

  【同期 保爾森】:我們的監管制度過時了,監管部門過時了,他們沒有隨著金融制度的成長而成長。當然就金融體系而言,金融產品過于復雜,不夠透明,投資者、評級機構犯了很多錯誤。這些都是長期積累的結果,需要被糾正。

  第二部分

  小片

  【正文】危機來臨前,嗅覺敏銳的人發出了警報。2005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首席經濟學家拉古拉邁·拉詹警告說,危險的激勵方式可能導致經濟危機。2006年,紐約大學教授魯比尼也發出了類似的警告。2007年5月,對沖基金經理比爾·阿克曼四處轉發一份名為“誰來接手最后一棒”的演講稿,這份演講稿預言了泡沫將如何破裂。進入2008年,美國金融體系一步步滑向深淵,一場持續了近三十年的金融饕餮盛宴突然結束。

  經濟學家警告美國金融業泡沫的同時,美國一些投行開始撤退。2006年上半年,高盛至少賣出了價值31億美元的次貸產品,但是這些買賣也讓高盛遇到了不小的麻煩。高盛明知道這些次貸產品是“有毒的”,為什么還把它賣給別人?

  (高盛高管接受美國國會質詢)

  【同期 美國參議員 卡爾·萊文】:你們賣了6億美元的“森林狼”債券。在賣這只債券之前,這是你們銷售團隊成員之間的對話:“哥們,森林狼可夠爛的。”

  【同期 高盛前住房抵押貸款部負責人 丹尼爾·斯帕克斯】:這是我六月底收到的一封電子郵件。

  【同期 美國參議員 卡爾·萊文】:沒錯。你把森林狼稱為…

  【同期 高盛前住房抵押貸款部負責人 丹尼爾·斯帕克斯】: 那是在銷售完成之后。

  【同期 美國參議員 卡爾·萊文】:不對。在此之后你們還在賣森林狼。

  【同期 高盛前住房抵押貸款部負責人 丹尼爾·斯帕克斯】:嗯…, 我們之后確實也在賣。

  【同期 美國參議員 卡爾·萊文】:好。請看下一封電子郵件。07年7月1日。你告訴銷售團隊,“首要任務是賣掉森林狼”。你的首要任務是銷售這只爛券。請問,當你與你客戶的利益完全沖突時,你是否有義務向你的客戶披露,告知客戶你有完全相反的利益。

  【同期 高盛前住房抵押貸款部負責人 丹尼爾·斯帕克斯】:主席先生,我有點沒聽懂…

  【同期 美國參議員 卡爾·萊文】:我認為你完全聽懂了,只是不想正面回答。

  【MV】(2008年3月16日,美國第五大投行貝爾斯登被摩根大通收購;2008年9月7日,美國政府接管房利美和房地美;2008年9月15日,有著150年歷史的雷曼兄弟倒閉;2008年9月15日,美國政府接管美國國際集團。)

  【正文】美國政府一共動用了1500多億美元納稅人的資金來拯救美國國際集團。危機來臨之前,美國的銀行業達到了歷史上最大的規模、權勢和集中度。競爭者越來越少,一大批小銀行被大銀行收購了。以至于危機到來之后,美國政府不得不去救他們,因為他們中的任何一個倒閉都會帶來系統性風險,從而沖垮整個美國經濟。

  芮成鋼專訪

  芮成鋼:這是“大到不能倒閉”的邏輯嗎?

  特納:從本質上來說,對于大型銀行而言,回到2008年,當時出現了問題, “大到不能倒閉”的意思是,我們不希望看到他們最后“孤注一擲”,把損失強加在向他們借貸的人身上。我們可以采取兩種應對措施,必須增強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能夠自行承擔損失,但他們同時也需要足夠的股票,從而保證他們不會出現倒閉的情況。

  芮成鋼:換句話說,他們的股票資金必須足夠大,從而使他們能夠自行倒閉。

  特納:可以讓它們倒閉,但只能對股東來帶損失。如果一家銀行采用錯誤的策略,最終只是股東受到損失,這是允許的,這屬于市場資本主義,就像零售商和生產商選定了錯誤的商品,采用了錯誤的策略,導致股東受到損失。銀行的問題是,如果它們破產,它們會對實體經濟造成損害。我們要有足夠的資金,要有足夠的信心,即使銀行采取了錯誤的策略,或者在風險控制方面犯了錯誤,唯一遭受損失的是股東,而他們才應該對銀行的管理給予更多關注。

  第三部分

  小片

  (展示電影《監守自盜》,其中關于紐約富人區、會所、娛樂場所的畫面和采訪。)

  【正文】金融危機中,很多普通投資者的財富突然蒸發,普通的公司職員也因此失去了工作,但是華爾街高管們卻在危機中全身而退,他們的財富并沒有受到多大的影響。雷曼兄弟的5位高管在2000年至2007年間獲得的薪酬共計10億美元。公司破產后,這些錢早已收入囊中。美林銀行的前首席執行官斯坦奧尼爾,僅2006年和2007年兩年的薪酬就是9000萬美元。當美林頻臨破產,被美國銀行收購以后,美林的董事會還允許他辭職,并付給他1.6億美元的退休金。

  【同期 美國國會議員 卡普安諾】你們到了今天這個地步,開始跟我們說,對不起,我們并沒想這么干,我們不會再干了;相信我們吧。好,在我的選區,有幾個人搶劫了你們的銀行,他們也是同樣的說辭。他們對不起,他們并沒想這么干;他們不會再干了。

  【正文】華爾街維持金融高管的高薪有這么一個邏輯,那就是吸引人才來帶動金融業的創新,從而為美國經濟的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但是當這些金融人才失去了監管,高薪吸引來的可能還有高智商犯罪,對于監管者來說,約束這些高智商人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以至于在華爾街有這么一種說法:不管華盛頓怎么監管,華爾街總會走在他們的前面。

  芮成鋼專訪

  芮成鋼:但從另一方面去看,就像一些華爾街銀行家提及的,銀行家門總會比監管人聰明,因為可能這么說非常不敬,在美國華爾街,常春藤盟校的頂尖學生最終在華爾街就業,然而能力稍差的學術能力稍弱的學生往往就職于公共部門,這就使公共部門人員很難去監管那些比他們更聰明的人了。

  特納:我認為這種情況是存在的。在私有部門,尤其是金融業,能夠支付大量的薪金,因此,有時就會造成私有部門人員比政府監管部門人員更加精明。我認為重要的是,從公共政策方面來說很難的是,你要愿意支付給監管人員,即便不是同私有部門同等數目的錢,但要足夠使監管人員不感到貧困。有人愿意去做監督者,監管那些工資是他們2倍的人,這些是很好的人,他們能被吸引過來,但如果工資只是他們在私有部門的十分之一,你就吸引不了他們了。

  芮成鋼:您是否在英國遇到過這種問題,那就是如果公共部門或監管機構公務員的工資只是這些被監管人的十分之一,那么在對付這些有能力的被監管者時就遇到麻煩了。

  特納:是的。我只是舉個例子,傭金可以少但不能低于某個點。實際上英國金融服務管理局在這點上做的一直很好,因為我們并不是一個核心的公共部門,而是一個半獨立、能夠直接向行業征稅的部門。我們仍舊面臨問題,同一些貿易部門相比,我們提供的工資還是不高, 但我們一直都能招納到很優秀的人員。一些美國的監管者比我們面臨更多的問題,因為在美國,監管者的工資同華爾街的工資差異更大,所以,在全球這種背景下,英國政府還是給予了金融服務管理局一個非常良好的環境。

  第四部分

  小片

  【正文】在監管者和銀行家的博弈和較量中,美國新的金融改革法案艱難出爐。2010年7月21號,美國總統奧巴馬簽署金融監管改革法案,這部號稱“大蕭條”以來力度最大的金融改革法案正式成為法律。但是這部法案也只是妥協的產物,對于像監管評級機構、限制金融機構高管薪酬等并沒有真正觸及。

  【同期 經濟學家 Robert Gnaizda】說起奧巴馬的“監管機構改革”,我的評價,如果用一個字表達,那就是:哈!什么都沒變。

  【同期 記者】怎么可能呢?

  【同期 經濟學家 Robert Gnaizda】:因為這是華爾街的政府。

  【正文】一場轟轟烈烈的金融監管運動仿佛已經完成,它給華爾街帶來的沖擊又有多大呢?2010年7月15號,高盛的金融衍生產品欺詐案有了結果,美國證交會與高盛達成和解,高盛繳納5.5億美元的罰單,而證交會則不再追究高盛的責任。相對于高盛2009年高達134億美元的年利潤來說,5.5億美元是個小數目。而在此之前,花旗集團瞞報了400億美元的的次貸資產,事情敗露之后,美國證交會又與花旗集團和解,花旗集團只需交納7500萬美元的罰款,問題就一筆勾銷,花旗集團甚至不用承認自己有錯。

  芮成鋼專訪

  芮成鋼:您是否自己也感到奇怪,當我們回顧金融危機的時候,很明顯危機是由于監管缺失造成的,這導致幾百萬人失去工作和資本,甚至在某些極端情況下,有人失去生命。但并沒有因為如此大的金融災難而入獄,您怎么看?有人會視作為犯罪,在全球范圍內造成如此大的影響,但沒人因此受到責備、入獄或者被起訴。

  特納:這個問題很好。我完全可以理解公眾的憤怒。我在英國也聽到過這種說法,為什么沒有人受到應有的懲罰。但是人們只有在觸犯了法律時才受到懲罰,法律針對的是欺詐、瀆職等一系列的行為,但(如果要定罪)法律中必須有明確的規定。當你去看幾乎所有陷入困境的金融機構,在回過頭來看的時候,你會發現人們做出的決定是過于輕率的、錯誤的,但在當時,人們認為這是明智的。而實際上,回到你剛才那個問題,在當時許多學術界人士甚至決策制定者都會對當時的決定予以支持。

  芮成鋼:這些學術界的學者們是不是因為受雇的關系呢?

  特納:我不知道。我覺得原因并不是學者受雇。我們需要明白,人們之所以接受某種意識形態,是因為這種意識形態能給他們提供系統的知識和思考問題的方式,每個問題都能從中得到解答。過去社會主義時期的計劃經濟時代就是這樣,當經濟發展落后于社會主義應有的水平時,我們會更加傾向社會主義,加大計劃經濟的成分,更大范圍的拒絕私有制。這就把問題過于簡單地歸結成了意識形態問題。在自由經濟時代,我們也面臨同樣的問題,一群受過良好教育的精英人士簡單地認為自由化是解決一切問題的答案。在經濟運轉出現問題時,他們總認為是自由化程度不夠的原因。人們沉迷于這種理論。

  成鋼觀察

  我采訪過一些華爾街的金融高管,私下里,他們不無得意地告訴我:全美國、甚至全世界最聰明的人都在華爾街就職,所以不管華盛頓出臺什么樣的監管政策,華爾街都能輕而易舉地想出應對的辦法,因而他們并不懼怕政策制定者為他們準備的條條框框。但是,看一看已經鋃鐺入獄的基廷和麥道夫吧,他們當初何嘗不也是做此想法,但終究難逃法網!也就是說,在貓捉老鼠的游戲中,狡猾的老鼠也許會時不時地占據上風,但是,假以時日,當人人喊打的局面出現的時候,哪里有它們的藏身之處呢?

  美國的金融監管并非一向寬松。上世紀三十年代的“大蕭條”以后,美國曾實施了嚴格的金融監管,為此后長達四十年的經濟增長保駕護航。然而,從三十年前開始,也是為了經濟繁榮,決策者選擇了放松對金融業的監管,雖然出發點并沒有錯,但是金融危機卻不斷出現。三十年間、大大小小數十次危機,印證了一個簡單的道理:放松金融監管的代價太高昂,一再重復曾經的錯誤太愚蠢。

  這讓我們思考金融業的本源究竟是什么。金融業,應當為實體經濟和經濟生活服務。當金融衍生產品過于龐雜,金融機構傾盡全力只為追逐高額利潤的時候,這個行業就迷失了方向,它不再為經濟活動輸血,相反,而是要吞噬整個經濟。2008年的金融危機帶來的影響還沒有過去,它的很多后遺癥就像一個定時或不定時的炸彈,時刻威脅著世界經濟。在這樣一個背景下,我們一起探討金融監管這個話題,目的是正本清源、厘清金融業的本質功能,從而引以為戒。

> 相關專題:

【 手機看新聞 】 【 新浪財經吧 】

分享到:
留言板電話: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圖片 含視頻 含投票

新浪簡介About Sina廣告服務聯系我們招聘信息網站律師SINA English會員注冊產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