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張牡霞 秦菲菲
編者按:
今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正當中國經濟開足馬力向著既定目標奮進之際,電荒、用工荒、錢荒等相繼來襲,加上高成本與高稅負,一些企業經營困難,叫苦不迭。這些經濟現象的背后,究竟隱藏著怎樣的生成邏輯?我們應該如何理性看待這些問題?企業應該如何應對這種局面?本報記者四面出擊,深入一線采訪調研,采寫了一組“聚焦三荒兩高”的專題報道,本報從今日起陸續刊出,以期給讀者一個參考。
在政策全面收緊、電力緊張多重壓力疊加之下,中小企業正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陣痛”。
記者近日獲悉,由中央統戰部副部長,全國工商聯黨組書記、第一副主席全哲洙帶隊,全國工商聯歷時兩個多月,對16個省的中小企業情況進行了系統調研。調研發現,當前的中小企業特別是小型、微型企業,面臨的“錢荒”問題可能比2008年金融危機時更加嚴重。
相關人士對記者說,工商聯已將調研報告遞交給了國務院,國務院非常重視這一情況,并轉給銀監會等有關部門。繼銀監會出臺貸款新規緩解小企業錢荒之后,其他部委也將陸續出臺幫助中小企業渡過難關的政策。
“在‘三荒兩高’壓力下,民營中小企業利潤比刀片還薄!遍L期跟蹤民企生存狀況的民建中央副主席辜勝阻(專欄)用一句形象的話,描述了當前中小企業普遍面臨的生存困境:用工荒、錢荒、電荒,高成本與高稅負。
用工荒年年有,為何今年缺口特別大?在流動性依然充裕的情況下,為何中小企業要“等貸”?電荒為何在生產淡季就已經提前出現?要回答這三個問題,就不得不正視困擾中國經濟的一些深層次問題。
第一個也是將對中國經濟產生最為深遠影響的問題,是中國人口紅利即將消失,依靠大量廉價勞動力發展的模式難以為繼。
中國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所長蔡昉(微博 專欄)指出,“用工荒”現象產生的根本原因是我國勞動力供給增長速度低于經濟增速所造成的,“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勞動人口年齡的增長速度一直在下降,每年平均增速約為1%,但同時,我國經濟一直保持了兩位數的快速增長!
其次是企業發展方式的粗放問題。錢荒問題之所以暴露,銀根收緊是直接原因,銀行偏好大企業、擔保體系不完善也是重要原因,但其暴露的更深層次問題更不容忽視。長期以來,中國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主要依靠持續增加資金、勞動力、資源來發展,缺乏創新能力。
電荒提前則表明我國煤電矛盾到了必須要解決的時候。“市場煤、計劃電”使得發電企業生產熱情不高,電價改革呼聲越來越高。
實際上,三荒不僅是企業需要解決的難題,也是中國經濟必須要回答的問題,那就是中國經濟何時能不再過度依賴廉價的勞動力、資金和資源來進行發展,而是通過技術進步實現轉型升級。
關注三荒下的中小企業困境,有專家認為這只是結構調整中的陣痛,但如果在陣痛中只喊痛,而不從根源上解決問題,陣痛恐怕成為長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