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國內財經 > 長江中下游干旱影響經濟 > 正文
應對干旱
中央氣象臺5月31日18時繼續發布氣象干旱黃色預警:根據5月31日監測,湖北北部和東部、湖南北部、安徽中南部、江西北部、江蘇南部、浙江北部、上海等地存在重度氣象干旱。湖北湖南兩省上百萬人的飲水受到旱情威脅;在江西我國最大淡水湖鄱陽湖水位處于60年來低位,周邊地區已停止插秧。作為我國傳統的“魚米之鄉”,遭受建國以來最為嚴重的大范圍旱情,這將給當地百姓乃至全國百姓生活帶來怎樣的影響?抗旱,我們能做些什么?央視財經頻道主持人陳偉鴻和著名財經評論員馬光遠(微博 專欄)、劉戈共同評論。
魚米之鄉遭遇50年來最嚴重旱災,持續重度干旱會造成哪些影響?總動員下,如何把損失降到最低?
肖才滾:由于干旱 到現在還沒有插秧
(蓼花鎮三角垅村村民)
我的這塊地已經播了秧,沒水就沒辦法栽下去,全是草,沒有種,沒有栽活,沒有水就不可能栽活,沒有水不可能生活。
王桃芳:洪湖持續干旱
(湖北荊州臺記者)
這樣一條兩三米左右寬的小溝,您能夠想象得到它就是洪湖嗎?由于持續的干旱,整個洪湖的大部分河床已經露了出來,我現在所站的地方就是洪水的河床上面,這個河床上面已經可以站人了,而且從我現在所在的地方往前看,大概有兩三公里的地方都是這樣一種狀況,直接通向湖心。
普令旗:洪湖正飽受缺水困擾
(洪湖市水產局局長)
大湖有三分之一的堤位基本干涸,原來的一些溝渠已經斷流,完全沒有水源了。
洪湖漁民:洪湖的大部分河床已顯露出來
(洪湖漁民)
走不進去了,沒有水了,水已經蠻淺了。
劉戈:鄱陽湖的旱情非常嚴重
(《今日觀察》評論員)
我4月份正好去了鄱陽湖,沿著湖邊走了一圈,當時還是煙波浩渺的鄱陽湖。按照統計數字計算,鄱陽湖在水容量比較充分的時候,它的面積能夠達到5000平方公里,而現在是600多平方公里,縮的就剩下原來的八分之一左右的面積。當它庫容量最大的時候可以達到300億立方米,現在就剩下一個碗底了,就是十億立方米,也就是三十分之一。我剛剛給鄱陽湖周圍的朋友打電話,他說現在走在鄱陽湖邊,現在看上去都是草,旱情非常嚴重。
馬光遠:這一次旱災對近3500萬人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是149億
(《今日觀察》評論員)
國家民政部的統計資料顯示,這一次旱災對近3500萬人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如果按照人口來計算,那么比整個加拿大的人口還要多。目前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是149億。從三個最嚴重的省份來看,比如湖北,湖北農作物、水產、畜牧三項直接造成經濟損失是80億。安徽的統計數據更加具體,全省是269條小型河流斷流,10座中型水庫接近死水位,266座小型水庫已經干涸。湖南的14個市州里,除了郴州以外,其他的13個市州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旱情?傮w來看,這次旱災是我們這么多年來很少見到的。
何兵華:干旱導致只有五六成的收成了
(湖北省羅田縣平頭嶺村村民)
這原來是開來養魚的池子,那個位置的小麥都是沒有下雨干死了。麥子已經干了,麥粒也是癟的,根本沒有,沒有麥子,干死了。救活的可能性不是很大,也就是五六成的收成了。
肖業文:湖里沒水 螃蟹不知是死是活
(湖北省洪湖市洪湖漁場漁民)
現在的螃蟹都鉆到洞里面了,不知道是死是活。
李雙山:由于干旱 近來漁民正在集中賣魚
(湖北省洪湖市龍口鎮漁民)
現在水干了以后,都沒有水了,都集中要賣,集中要賣以后,又賣不起價,也不好賣。在農村不賣的話,水越來越少,只有看著死,只能是三塊錢、四塊錢,快點賣。
李國祥:長江中下游這幾個省份的旱情對全國夏糧的豐收不會造成影響 對水果的產量造成了較大的影響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宏觀室副主任)
長江中下游的這幾個省份,雖然有一部分夏糧,但是它們的夏糧在全國所占的比重不是很大,對全國夏糧的豐收不會造成影響。這些地區是我國早秈稻的主產區,從全年的糧食產量來看,早秈稻所占的比重不到10%,造成損失的是少部分山區、丘陵地區,灌溉條件比較差的地區,大部分地區應該來說還是有水源,有灌溉條件的。水果可能確實造成比較大的影響,特別是江西,是現在我國水果的一個重要的產區,江西臍橙在整個中國都居于重要的地位,它們的產品對整個國際市場都有影響,對中國的出口都可能會產生影響。
馬光遠:對整個物價的走勢來講 還要看旱情對心理層面的影響
(《今日觀察》評論員)
大家現在比較擔心的是,第一,這種干旱本身對當地糧食減產以后,未來的整個通脹形勢可能會加劇。剛剛李國祥研究員認為總體而言,對整個糧食生產不會造成很大的影響,F在受災比較最嚴重的六個省份,他們的糧食產量占全國的比重是27%,從這個比重來看,即使出現絕收,那么對整個全國的糧食生產狀況的確不會造成很大的影響。從對整個物價的走勢來講,一方面是要看基本面,一方面要看心理層面的影響。國家統計局5月24日公布全國50個城市主要食品平均價格變更情況,在出現旱災以后,有7種主要的蔬菜價格已經比上一周分別上漲了百分之十幾,而且受災較嚴重的兩湖綠谷蔬菜批發市場蔬菜價格的上漲非常明顯,這主要跟干旱對心理層面造成的影響有很大關系,所以旱情對糧食生產本身造成的影響,我們不可掉以輕心。
另外,對物價本身的影響,一方面要看基本面,更重要的還要看心理層面的影響,如果這次重大的旱災對大家的心理層面造成影響,那么對CPI的上漲預期會加大。前一段時間有很多專家認為,我們的CPI到第二季度以后會見頂,第三季度、第四季度會逐漸回落,但從目前整個旱災來看,我們現在還不敢這么明確地講三季度的情況。
劉戈:受到最直接影響的是當地的農民和農業
(《今日觀察》評論員)
旱情最直接的影響還是對當地的農業,還有農民。早稻大概在4月的時候已經都播種了,因為長江中下游這一帶是我國主要的水稻產區,現在有的地方是種兩季,早稻大概在4月初3月底時候播種。如果種一季就是中稻,中稻正好是從5月中旬到6月上旬播種,那么如果已經播了早稻,那么現在正好是早稻重要的生長期,這時如果缺水,那么對它整體的產量就會有很大的影響。如果沒有種早稻,只種一季中稻,那么現在也正好是需要水的時候,要是在一些地勢高、或者水利條件不太好的地方,稻子根本就種不進去。如果再拖后幾天,也會造成糧食的其他方面的一些影響,所以從這種角度來講,對于當地的農民,尤其是種糧大戶會有很大的影響。我認識的一位青年農民,他自己家里有一些地,現在也承包了不少地,他那個地方成立了農業合作社,對于洪水澇災還有一定的預防,但是對旱災就是猝不及防的,因為買水泵、修渠道等等都來不及做,所以隱藏的影響會非常大。
楊貴名:干旱區的未來降水會逐漸增多
(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
從目前的預測去分析,干旱區未來降水會逐漸的增多,我們逐步預測大概6月3日到7日,在干旱地區會有一次降水過程,但是雨不一定下的很大,也不是一個持續穩定的一個降水,這是一次過程性的降水。我們初步預計的量大概是中到大雨,會對氣象干旱有所緩和。
長江中下游大旱提出新課題,怎樣給旱區人民最直接幫助,如何才能從被動應付,變為科學應對?
俞少華:南京從28號開始啟動抗旱調水方案
(南京臺記者)
幾天前,石臼湖還干涸見底,現在我們來到湖邊看到,石臼湖更像是一個密布的河網,在湖底的主航道上蓄滿了水。
劉戈:干旱不一定就會造成旱災 應未雨綢繆
(《今日觀察》評論員)
天災是一碼事,老天爺干旱,我們也沒有辦法,但干旱不一定就會造成旱災,現在有一些地方受災比較嚴重,而有一些地方因為原來的基礎設施比較好,能未雨綢繆地有一些應對的措施,它就不會形成災害。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就是談水利建設,一直以來,我們可能有一種觀念,一說水利建設,就是要建大水庫、大壩,現在事實證明大壩、大水庫未必能解決干旱的問題,那么這時原來由各種濕地、湖泊和縱橫交的田野溝渠所組成的體系,它本身可以涵養水分,洪水來了,可以把水存住,當洪水沒有的時候,也很容易從中獲得交換的條件。所以如何讓這個旱不要變成旱災,這里面還是有很多的可做的工作。
馬光遠:要加強基本的水利設施和灌溉設備的建設
(《今日觀察》評論員)
這次旱情的確非常嚴重,不是可以輕松應對的。當出現旱災的時候,我們的基礎設施、應對的舉措以及我們所做的準備卻遠遠不能滿足。出現這種旱情以后,不論是南北方,對于農業生產來講,基本的水利設施和基本的灌溉設備都是一樣的。但是現在旱災比較嚴重的省份,從他本身的基礎設施來看,都遠遠不能滿足需要。
現在一旦出現旱災以后,有些地方就開始自保了。比如前一段時間媒體報道,江西準備在鄱陽湖建一個水壩,這個水壩可以把水留下來,來滿足本地的需要,但如果建了水壩以后,下游的怎么辦?所以一方面,我們要在以前的歷史上下工夫,今年中央一號文件鎖定水利是有其原因的,而且我們整個氣候變化都非常異常,保不準哪一年會出現什么樣的情況,所以我們要做的準備會非常多,而且應該全國一盤棋,不能跟以前一樣,兩個村子為了爭水,把水攔到自己的地盤里去,不讓別的地方來,這種應對方法并不能夠解決根本問題。
鄭風田:國家應該投更多的錢 儲水于民
(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副院長)
最大的問題就是,像長江中下游這些地區過去基本上特別注重“排”,而忽略了儲水,再加上圍湖造田,現在短期的不下雨,就造成這么大的問題,說明過去的治水策略純粹以排為主,應該要改變為排儲相結合;第二,農村基本上各種小農水都還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修建的,現在基本上沒法發揮功能了,或者一些水壩也都是病壩,也不敢去攔水;第三,農民抗旱,進行農田水利設施建設的積極性特別弱,現在農民出去打工,一個月的收入比在家種地一年的收入還多,這樣他就認為抗旱不值。真正解決干旱問題核心是小農水,我建議中央應該趁這次干旱之機,拿出一筆錢來讓農民打井,讓農民打井把水給灌上。長期來說,國家應該投更多的錢,讓農村的溝塘渠堰建起來,儲水于民,這樣才能夠排儲相結合。
劉戈:對氣候長期變化的判斷非常重要
(《今日觀察》評論員)
其實水利設施建設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對氣候長期變化的判斷也非常重要,我國對這方面的判斷可以做一些更深入的研究,這樣一來,對于那些種地的農民,如果以前幾輩人一直已經習慣于抗澇、抗洪,那么如果干旱變成了一種常態,那么可能對于他投資的思路,對于他自己的建設,他的品種選擇來說,都會有發生一個變化。
馬光遠:中國旱災引發國外媒體的頻頻關注
(《今日觀察》評論員)
國外媒體這一次對中國的旱災非常關注,他們的關注點可能跟我們目前著重于去應對的關注點不一樣。比如《英國金融時報》報道說,長江本身面臨干旱,無疑給我們敲響一劑警鐘,長江流域供養著4億人口,它是中國最重要的流域,長江本身不應該出現干旱。
(《今日觀察》欄目播出時間:周一至周五21:55-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