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跳轉到正文內容

讓財政透明成為推動政改的突破口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4月15日 16:09  經濟參考報

  □記者 段羨菊 沈錫權 薛凱 長沙、杭州、北京報道

  預算不透明、考慮民眾意愿不多、支出科目太籠統、人大代表專業知識缺乏等,是現行財政體制的核心弊端;財政改革和行政體制改革必須齊頭并進,才能互動雙贏;無財不政“財“政”攸關,把財政體制改革當作政治體制改革的穩妥切口的思路正成為共識。

  “十二五”規劃綱要提出“積極穩妥推進政治體制改革”。有關專家認為,財政改革是當今改革的最佳突破口之一。中央可以把財政公開作為改革多米諾骨牌中的首張,然后帶動預算體制改革,影響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并切入政治體制改革。

  以財政公開帶動預算體制改革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在2008年5月實施,財政公開的步伐陡然得以加快。財政公開尊重了公眾的知情權,使得資金使用可以接受外部監督,給政府部門花錢套上了“緊箍咒”,受到強烈關注與普遍贊揚。廣州市財政局2009年10月網上公布114個部門的預算,往常每月點擊量不超過3萬次,公開后因一天點擊量達4萬多次而曾陷于癱瘓。

  更有實質意義的財政公開,是在預算方案確定之前的“公開”。浙江省臺州管轄的溫嶺市五年前即開國內先河,在鄉鎮試點“參與式預算”。這個市的市委領導向記者介紹,現在已在全市鄉鎮推開并形成了多種模式。比如,新河鎮在鎮人大代表大會最后票決預算修正案前,增加了人大代表大會辯論程序。澤國鎮在鎮人大代表審議之前,通過公開搖號等形式產生民意代表,投票決定財政資金投向哪些建設項目。

  預算不透明、考慮民眾意愿不多、支出科目太籠統、人大代表專業知識缺乏等,是現行財政體制的核心弊端。據記者調查,目前國內大部分地方的各級政府還沒有推行財務公開,主要原因有三:一是“不想公開”。部分官員擔心職務消費利益受損,腐敗空間壓縮;二是“不愿先公開”。大家都處于觀望狀態,不做出頭鳥;三是“不能公開”。

  廣西柳城縣縣長牛繼昌反映,同是鄉鎮長,柳城縣和一墻之隔柳州市區津貼收入要差一倍。記者采訪的浙江樂清等地的公務員津貼補貼一年人均過6萬,而柳城、湖南祁東等縣只有萬余。再如公車預算,柳城縣一年車均約7000元,祁東縣一年約8000元,浙江的樂清約2.5萬元。很多官員擔心,公開以后,就會使存在不同行政層級、不同地區、不同行業的財政保障水平,以及公務員、教師的收入差距全部曝光,引發更大的社會矛盾。

  以財政改革帶動行政管理體制改革

  湖南省今年全省推行財政“省管縣”,資金撥付精簡了地市環節,不少縣干部反映“現在,市刮縣失去空間了,雁過拔毛的可能性不存在了。“省管縣”財政改革連鎖觸動行政管理體制改革。這一點在較早推行這項改革的浙江省特別明顯。2009年,在此前多輪對部分縣“放權”之后,浙江出臺了全國首部推進“擴權強縣”的省級政府規章,443項省級審批權限一次性下放到縣(市),被稱為“浙江最大一次權力下放”。省財政廳地方預算處處長倪學軍介紹,正是財政管理向縣級放權,打開了行政審批放權的空間,極大地刺激了縣域經濟的發展。

  “公務接待、公車使用、公費旅游”等居高不下,浪費財政資金,助長腐敗,損害執政形象,是行政管理體制的一個頑癥。湖南省公安廳從2009年以來,為了解決接待中講排場、奢侈浪費和互相攀比現象,廳黨組決定從省委常委、公安廳長李江開始,每月將廳領導與各處室的接待費面向全廳干部職工公開,效果立竿見影,緊鄰公安廳的三家高檔餐館生意一天不如一天,只好將門面轉讓出去。記者從公安廳紀委了解到,實施以來接待費用降了四成,節儉風氣正在形成,公眾形象也得到提升。

  決策前“拍腦袋”,決策時“拍胸脯”,出了問題“拍屁股”走人,留下一堆問題和債務,類似政府決策禍患無窮。記者采訪的湖南、廣西等中西部很多地區,近年來對鄉鎮實行“鄉財縣管鄉用”,取消了鄉鎮財政的舉債權,有力扭轉了鄉鎮不顧實際盲目決策、債務急劇膨脹的現象。2009年,浙江省委組織部和財政等部門合作,設置政府負債率等指標警戒線,同時把“政府性債務負債率和債務率”納入黨政領導班子實績分析評價指標體系,列入審計范圍。截至2009年底,浙江省政府性債務負債率20.15%,并且向社會公開,成為在國內債務控制得比較好的省份。

  眾多采訪對象向記者反映,這兩項改革必須齊頭并進,才能互動雙贏。行政體制改革不到位,財政改革也要被拖后腿。反映最突出的現象,乃是財政部門預算之所以難以執行、決算往往拖延到第二年下半年,在于各級政府年中出臺的政策太多、領導超出計劃的事情做得太多,這就導致支出膨脹,預算缺乏剛性約束。再如,從中央各部門的行政審批權力太大且不透明,使得專項轉移支付資金撥付過程中的浪費與腐敗現象突出,地方政府怨聲載道。

  以“財改”推動“政改”正成為共識

  無財不政,“財”“政”攸關。把財政體制改革當作政治體制改革的穩妥切口的思路正成為共識。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微博 專欄)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中國可以通過推進理財的民主化、法制化———首先是相關信息透明度的提高,然后是這方面一系列相關制度建設,包括人大審議預算制度權力的落實,從而通過理財的民主化、法制化,拉動經濟和社會生活的民主化、法制化、現代化。他認為,這就是中國今后“打開漸進改革潛力空間的具體路徑”。

  據《經濟參考報》記者詳細調查,以“財改”推動“政改”的“共識”主要支撐是,越來越多的中國人認識到,民主的核心不僅僅是直接選舉,還在于“預算民主”,即國家的錢怎么花。政改的目的是促進社會的公平、正義,而財政體制改革正可以“牽一發動全身”,對解決助長高房價的“土地財政”、各利益階層分配不公、腐敗問題等當今社會的難點問題,都能起到牽制作用,因為這些問題背后都隱藏著財政體制的根源。此外,財政改革不會造成社會動蕩。有人比喻,財政改革可稱作“要錢不要命”的溫和式改革。

  賈康等學者向記者介紹,1880年前,美國雖然建立了直接選舉和三權分立制度,但政府機關腐敗滿天飛的現象突出存在。1880到1920年,美國經歷了一個所謂“進步時代”,期間美國并沒有正面展開看起來很激進的政改,而是主要從建立精細的預算制度、嚴格約束政府支出入手,并配以輿論監督等表達機制,走過了這個混沌時期。雖然中美政治制度不一樣,但美國做法不無啟示。

  尤為關鍵的是,財政體制改革能夠擴大公民的政治參與,推動社會的民主化程度,塑造執政者的民主形象。國內在財政公開等方面的探索,往往被境外解讀為“中國政治透明揭開新篇章”。溫嶺市委書記葉海燕告訴記者,財政預算方面的審查權利一部分讓渡給人大代表與民眾后,“官員的權利變小了,市委、政府的壓力大了”。但人大、政府、代表、公眾之間建立起了有效的對話機制;同時,政府的行為更有合法性了,為民辦事效率提高了,有的事情政府沒錢做,公眾也能夠理解,而不像以往常抱怨政府“無能”、“腐敗”或“不公平”;此外,法律賦予的人大審議預算權較好落實。

  實施以“財改”推進“政改”的改革思路,這條路徑絕不會一帆風順,能否成功的關鍵,乃在于中央要強力推進財政體制改革的同時,加強行政管理體制乃至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互動,從而壓制各級政府與領導干部的利益空間,破除改革的阻力。

  問題

  財權事權不匹配“部門割據”阻調控

  《經濟參考報》記者在浙江、湖南、北京、廣西等地調查發現,分稅制財政體制在運行中存在這樣一些問題:財力相對集中在中央,事權分散在地方,導致一些基層政府為應對各項發展目標而不堪重負;中央一些部門財權過大、專項轉移支付比重過高的問題,造成中央調控偏離均衡地區差距的初衷,引起不少地方政府的不滿;公共財政使用中普遍缺乏有效監督,又加劇了這些矛盾的產生。

  地方干部反映財權事權不匹配

  全國人大常委會預算工作委員會研究室主任馮鍵認為,分稅制財政體制中事權劃分最大問題是:財力相對集中在中央、省級,事權分散在基層,大量的具體支出責任主要落在了縣市基層政府身上,而基層政府可支配財力又很少,形成責任在基層、財權在上級的不合理局面。

  “財權和事權最不匹配的地方就是教育。”湖南省衡陽市祁東縣縣長雷高飛說,全縣397所學校,必須拆除重建的D級危房近9萬平米,加上學校其他設施建設,匡算一下至少投入要達到2.4個億。“中央、省給我的學校房屋維護費、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等,加起來總共收入不到2000萬元。兩千萬要干2個多億的事情,客觀上很難全部完成。”

  一些沿海經濟發達縣市財政支出同樣不堪重負。浙江省樂清市2009年財政收入59億元,在過去的五年,該市可用財力年均增長14.8%,但地方財力年年入不敷出,且人均財政支出2215元,還不到浙江省平均數的一半。

  為什么財政蛋糕越做越大,自己卻越吃越少、越來越“窮”?樂清市委書記潘孝政說,樂清外來人口有70萬。去年樂清地方可用財力用于教育支出的占到一半,近14億元,外來民工子女教育支出占到其中的25%。

  “中央對欠發達地區關注是對的。但財權事權要統一,中央應該把這筆義務教育轉移支付我們這里來,而事實是,我們上交了財政收入,中央教育轉移支付款給了中西部人口輸出地,孩子們上學卻到了東部,我該交的交了,還要追加責任,造成了實際上的‘重復轉移支付’。”

  馮鍵說,按照國務院關于實行分稅制財政管理體制的決定,中央財政除了保障本級支出外,主要承擔均衡各地區財力的責任,而不應具體安排大量屬于地方責任的項目。但在實際執行中,大量地方性的支出項目由中央決策、地方執行,“中央點菜、地方買單;中央出錢、地方配套”加劇了地方財政收支矛盾。

  “有限的財力用到國家項目‘配套資金’上了。”地處西部的柳州市柳城縣縣長牛繼昌介紹說,前年柳城爭取了1.3億元的水利項目,卻要承諾3000萬元配套資金,逼得這個財力捉襟見肘的農業縣縣長“一天到晚琢磨著如何拆東墻補西墻”。

  “部門割據”影響中央調控效果

  湖南省省長助理、財政廳長李友志認為,如果說1994年前分稅制改革目標主要解決地方“割據”的問題,那么當前要完善分稅制主要是解決“部門割據”的問題,“由于中央專項轉移支付過多、中央管錢的部門過多,導致資金使用分散,效率低下,‘跑部錢進’,還滋生腐敗。”

  全國人大提供的一份報告顯示,2009年中央專項轉移支付數額達到12359億元,占全國轉移支付的52%。大量專項轉移支付由中央有關部門安排下達具體項目。

  “國家財政去年給了湖南1000多個億,大部分是專項,省級以下只有配套的權力。現在上面批資金,建文化站也管,建派出所也管,建法庭也管,還要查這些資金的去向。”李友志說。

  湖南祁東縣歸陽鎮黨委書記周才平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大倒苦水。該鎮黨委政府辦公樓是上世紀六十年代早期的,但鎮“七站八所”在中央一些部委自上而下的督促下,紛紛大興土木。“文化站辦公樓在建,司法所辦公樓建好了,計生樓要新建,有的所就一兩個人,非要造一棟樓,上面還要求有紅外線水龍頭,手一伸就出水,一千多元一個,光這筆就花了幾千元錢。上面只給了8萬元,鄉鎮‘配套’的錢要花幾十萬元,鄉鎮哪來這么多錢?”

  廣西壯族自治區財政廳預算處處長王代玉說,專項越多、配套越高,范圍越窄,中央部委對下面情況不了解,專項轉移支付現在什么都有,有的同一個項目,幾個部門一起給錢,很混亂;有的像邊防哨所建設這樣的燃眉之急項目,卻要不來錢。

  一些基層政府部門為爭取專項轉移支付資金,層層向上級匯報,甚至直接進京反映情況,成本很高。一些項目審批和資金分配不夠透明,很容易滋生腐敗。中央黨校經濟學部宏觀經濟室主任梁鵬說,現在清理各地駐京辦很難,因為大量財權都集中在中央部門,各地必須來跑才能爭取資金。

  浙江省財政廳總預算局副局長倪學軍說,當前分稅制要完善,就要控制這些“分錢的部門的權力”。李友志提出,應該“加大兩個力度,減少兩個環節”———加大一般性轉移支付力度和地方政府的財政自主權力度;減少部門環節,減少審批環節。

  財政監督缺失為科學發展埋下隱患

  記者在調查中還發現,各地政府在財政資金使用上,普遍存在財政監督缺失、財政預算不嚴肅的問題,很多是地方領導拍板說了算,根據領導意思調預算。

  廣西柳州市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張正義當過多年縣區一把手,他深有感觸地說,財政預算缺乏監督,說白了還是“一把手說了算”的現象。整個大的盤子,是在人代會上確定的,但政府權力太大,地方人大很難監督,連人大自己的經費劃撥都要看政府“臉色”,每年預算的一套報告數字,行的又是另外一套。

  廣西壯族自治區金融辦主任趙德明認為,“如果沒有嚴格的財政監督,走科學發展道路基本上是空對空的。”

  關于財政監督和財政公開,基層縣市一級黨政領導普遍認為,公開目前只能在大預算、大項目、大筆支出方面讓老百姓明白,他們的稅收用到哪里去了,政府有沒有亂花錢,但是,現階段公開不可能做得很細。

  中央黨校經濟學部宏觀經濟室主任梁鵬說,財政民主化是一種必然的選擇。近幾年逐漸放開了,但各級領導從心態上沒做好準備。近些年一些地方嘗試推進財政公開,但財政部門感覺給自己添了很多麻煩,公布的越多,大家的質疑越多,壓力非常大。

  湖南省省長助理、財政廳長李友志認為,如果行政或政治體制不改革,財政改革就難以深化。比如,行政審批權太大,部門就不會放權,資金就會“專項化”;還有涉及到官員腐敗、群眾呼聲高的“三公”能不能公開?也必須有系統化的考慮。

  記者調查發現,基層在財政公開監督方面也出現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創新。浙江省溫嶺市在鄉鎮一級推行“參與式預算”,就是鎮政府初步確定財政預算后,由人大代表來提意見,要通過人大代表參與的“民主懇談會”后才能排出最后方案,人大代表還可以五人以上聯名提出“預算修正議案”,以此糾正政府編制預算的失誤。溫嶺市一位領導說,實施參與式預算,使預算審查由形式上的審查轉變為實質性審查,鄉鎮人大代表的職權由“虛”轉“實”,預算就由“軟”變“硬”。

  專家建議:理順中央地方責任確立地方穩定財源

  部分專家和地方干部認為,當前應像嚴控“土地閘門”一樣高度重視規范“財政水龍頭”的問題,加快財稅體制改革,為科學發展提供制度保障。

  專家建議,當前亟待理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支出責任。應適當加大中央財政的支出責任,將某些全國性、跨地區的重大支出劃歸中央。對于屬于中央支出責任的事務,有些可委托地方管理,但資金由中央全額安排;對屬于地方支出責任的事務,中央不再安排具體的支出項目。中央制定新的支出政策,一般不在年度預算執行中出臺,應列入下年度預算安排,對執行新政策有困難的地方,應由中央財政通過增加轉移支付給予保障。

  全國人大常委會預算工作委員會研究室主任馮鍵說,調整政府間事權成為我國財政體制改革首先要解決的問題。馮鍵建議,黨中央、國務院責成中編辦、財政部、國家發改委等部門,對科學界定政府支出范圍、科學劃分中央與地方政府支出責任等進行進一步的專題研究。

  關于轉移支付資金分配不公開、不透明、不規范等問題,部分專家和地方干部認為,當前亟待改革和完善財政轉移支付制度:一、以公開透明防腐敗、促效率。二、明確轉移支付的具體標準。三、清理合并有關專項。四、加強監督和評估。五、建立嚴格的準入和淘汰制度。六、盡快出臺財政轉移支付法。

  一些專家和地方干部還認為,要消除科學發展動力不足的問題,國家應從財稅體制上進行調整,為地方政府確立穩定的財源:一、優化財政體制,調動地方發展經濟、做大稅源的積極性。一些地方干部建議,國家能適當增加上劃中央收入后的返還比例和金額。二、盡快出臺房地產稅。三、規范政府債務管理。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認為,對于地方債和地方融資平臺,不能簡單地一棍子打死。應采取有堵有疏、疏堵結合的辦法,把地方負債通過“治存量、開前門、關后門、修圍墻”等舉措逐漸消化掉,同時通過法律、制度建設,規范政府債務的發行、使用、監督等。

【 手機看新聞 】 【 新浪財經吧 】

分享到:
留言板電話: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圖片 含視頻 含投票

新浪簡介About Sina廣告服務聯系我們招聘信息網站律師SINA English會員注冊產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