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國內財經 > 2011兩會財經報道 > 正文
主編:莊嚴 編導:劉瑩 李想 張姝 攝像:樊金峰 毛云李 李慧 景延
主持人:大家好,這里是《小丫跑兩會》。今天我采訪到了一位特殊的人大代表,她就是來自山西平順縣西溝村的全國人大代表申紀蘭。她今年82歲了,她一輩子生活在山區農村,對貧困生活有著自己切身體會。那在她看來,農村扶貧應該在從哪些方面入手呢?接下來我們一起來聽聽。
小丫:今天一大早我就來到了山西代表團的駐地,在這里我們要尋找一位非常特殊的代表,她是唯一的一位從第一屆到十一屆連任的代表,她來自農村,是一位女性,每年她的議案都能找到一個共同點,就是非常關注農民朋友生活的改善,她一直在為農村的扶貧,農民的致富而奔走呼吁,那今年她議案的關注又是什么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
申紀蘭
人大代表
山西省平順縣西溝村村民
小丫:那您今年提的議案是什么內容?
申紀蘭:要搞綠色,要搞紅色旅游,使我們農村能真正奔上小康
82歲的申紀蘭是來自山西農村的一位農民代表,在當選人大代表的這57年里,她所提出的議案涉及到改善農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小丫:這些年當中,您一直關注的都是扶貧的問題,您為什么對這一點特別關注?
申紀蘭:我也是來自農村,我心里頭裝的是父老鄉親
這位和農村貧困抗爭了一輩子的老人,至今還親自帶領鄉親們植樹造林,引資金、上項目。在她的房間里,我看到有許多農民朋友給她寄來的信,盡管老人年紀已經很大了,但每一封信她都會認真地拆看,渴望富裕,渴望過上更好的生活,是絕大多數信件共同的內容。
小丫:他們現在最希望的是什么?
申紀蘭:農民最關心修路問題。再一個最關心是奔向小康,富起來。
小丫:還是致富的問題,奔小康。
申紀蘭:要有這種項目和引資金把山老區人民富起來,共同走向小康社會,這是群眾最關心的一件事情。
申紀蘭老人對于貧困問題的關注贏得了許多其他代表的尊敬,在我們拍攝的時候,不斷有人過來要求和老人合影,在她的房間里,也不時有代表找上門來請她簽名。我注意到,老人在為每個人簽名的時候都非常認真,字跡工整,老人告訴我,她希望能有越來越多的代表和她一起關注農村的貧困問題。其實在過去的50多年里,申紀蘭放棄了很多次留在城里擔任領導的機會,她覺得只有在農村老家和鄉親們一起生活,一起勞動,她才能更好地代表農民。
小丫:有很多人大代表他們都是有自己的本職工作,然后要抽出時間去農村、去工廠去做調研,我覺得您是不用去調研的,因為您天天都在調研?
申紀蘭:每天跟群眾在一起,他都想什么我也想什么,他都說什么我也想說什么。
小丫:中國是一個傳統的農業大國,大多數朋友往上數三代都會發展,我們的祖輩其實就是從田間地頭走來的,關注農民,關注農村的扶貧工程是我們的共同愿望和期待。
主持人:如何更好地解決貧困地區群眾的生產生活,一直是人大和政協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今天全國人大委員長吳邦國作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時,特別提到去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加強對代表建議的跟蹤督辦,推動草原生態保護和增加牧民收入、西海固地區飲水安全和生態移民搬遷等一批民生問題的解決,得到代表們的肯定。接下來就看看我的同事在寧夏西海固的調查。
記者們的車子在黃土高原上翻過一座又一座光禿禿的山,一路上幾乎看不到人煙,經過一個多小時的顛簸,記者們來到了距離同心縣40公里的田老莊鄉梁家川村,今年年底,梁家川村將會整體移民,這排土坯房是馬炳志老人住了幾十年的家。
記者:兩位老人家今年高壽?
馬炳志
田老莊鄉梁家川村西胡莊社村民
馬炳志:74歲。
記者:老奶奶呢?
馬炳志:71。
記者:您家里現在有多少人?
馬炳志:家里現在有24口人。四個兒子,再就是孫子,重孫子。
馬炳志老人告訴記者,他們家祖祖輩輩居住在這里,如今雖然是兒孫滿堂,但幾十年來,一家人的生計,一直讓他很犯愁。
記者:你們家有多少地?
馬炳志:24口人種著61畝地。
記者:收成怎么樣?
馬炳志:雨水可以,每畝能達到一百二三十斤。雨水不好,一年就是七八十斤,旱就不收莊稼。
馬炳志老人一家居住在寧夏西海固地區,這里十年九旱,完全是靠天吃飯。村里人告訴記者,以前家家戶戶還會養些牛羊,能讓家里多一些收入。但最近幾年,養不住了。
馬炳志:旱的沒有草,養不住。
馬炳志老人告訴記者,在這里最金貴的就是水,吃水難困擾著一代又一代的山里人。
記者:洗完臉的水再去飲牛
馬炳志:吃水困難得很,今年沒有水。
記者:多長時間沒下雨了?
馬炳志:八個月。
八個月沒有下雨,去年夏天收集的雨水,早就用光了,春節兒子們回來了才從縣城里拉回了水。
記者:家里水還能持續多久?
馬炳志:還能持續一個多月。
記者:一個月后怎么辦呢?
馬炳志:再買水。
由于距離縣城遙遠,加上西海固地區本身缺水,一噸水從同心縣城拉到馬炳志老人家需要上百元錢。
馬炳志:不好買。車走不說,今年還不老拉,沒水拉。一個月光買水就得個六百多塊錢。
老人說,村里平時只有老人和孩子,年輕人基本上都外出打工了。
馬炳志:兒子都打工,媳婦,孫子都打工。
記者:(打工)一年能掙多少錢?
馬炳志:一年一個人能掙個,好的能掙一萬,不好能掙個七八千。
老人家還告訴記者,孩子們打工的地方離家里很遠,每年只有過春節的時候才能回來一次。家里的60多畝地和孩子們,全靠兩位老人和兒媳婦照料著。看著孩子們一天天長大,老人最擔心的還是孩子們的教育,因為方圓五十里,只有一所小學,孩子們沒有中學可念。
馬炳志:我兒子都沒上過高中。
記者:上過幾年級?
馬炳志:六年級。
雖然現在生活有很多困難,但老人最近卻特別高興,春節的時候,村里下了通知,今年年內,村民有希望搬到靠近縣城的移民新村去。
馬炳志:移民新村在下馬關過去那里
記者:想不想把家搬到那去呢?
馬炳志:還是想,咋不想。
記者:到外面移民村看過嗎?
村民:看過,那兒條件當然好
記者:想不想去那上學?
小朋友:想
記者:為什么想去那上學?
小朋友:那的學生多,有樓房
記者:還有什么不一樣呢?
小朋友:有保暖器
記者:以后想干什么?
小朋友:上縣城,打工
主持人:聽了這些孩子們質樸的回答,我們心里都會有些酸酸的感覺。在他們的眼里,縣城就是最好的地方,打工就是最好的出路。這些孩子和他們的祖輩,世世代代生活在干旱、貧瘠的西海固。這里早在1972年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做出定論,不適合人類生存。那么,他們的出路在哪里呢?從2007 年開始,寧夏自治區在西海固啟動了大規模生態移民,分期分批把貧困農民搬遷到條件更好的地方。告別了惡劣的生存環境,他們迎來了什么樣的新生活?我們再去看看。
惠安新村是同心縣的一個移民新村,一進村,道路兩旁一個個整齊的院子讓我們眼前一亮。這家的主人馬全華熱情把記者帶到他家。四年前,他們一家三口,告別了山區透風漏雨的土窯洞,在這里安了新家。
馬全華
同心縣惠安新村村民
馬全華:原來在老家是土窯洞,現在在這是蓋的新房子。
老馬的家里收拾的干干靜靜、井井有條,電視、電冰箱、洗衣機、電飯鍋等電器一應俱全。
馬全華:原來我們在山區沒有電視,現在區團委給我們贈送的電視。
老馬說搬進了移民新村,最大的變化是再也不用為沒有水發愁了。他的老家距離縣城40公里,拉一方水回去需要100多元,而現在村子里接上了又方便又便宜的自來水。
記者:現在的自來水貴嗎?
蘇海芬:這不貴,這一方水才四塊錢。
搬到移民新村,每戶人家可以分到三到五畝地,蘇大媽說,以前在山區,家里有幾十畝地,遇到年景不好的時候,辛辛苦苦勞作一年,也不夠一家人的口糧。而現在村里的地都修了水渠,到了澆水的時候就可以及時灌溉。
記者:(現在)地的收成呢?
蘇海芬
同心縣惠安新村村民
蘇海芬:三畝地也頂那幾十畝地。
記者:以前在家里的時候那邊的糧食夠吃嗎?
馬全華:不夠吃,買糧。
馬全華:這邊現在糧食夠吃了,糧夠吃了。
現在惠安村居住著貧困山區搬來的542戶人家,有將近3000人,從貧困山區搬到了移民新村,有了能遮風擋雨的房子,家家戶戶還蓋起了牛棚、羊圈。
馬全華:政府幫建的,這個棚是保暖的,冬暖夏涼,到夏天我們把塑料薄膜就撤掉的,冬天就搭上的,這個棚這個草,是去年拿大機關幫我們建的。
老馬家的牛棚現在有五頭牛,春節錢剛剛賣掉了兩頭。老馬高興的告訴我有兩頭牛已經懷了小牛,馬上就要生小牛犢了。
記者:生小牛您高興嗎?
馬全華
同心縣惠安新村村民
馬全華:咋不高興,增加財富。
馬全華:這一年能帶來一萬多,一萬左右。
老馬很興奮地給我們介紹了牛棚里的一個特殊裝置。
馬全華:這是個沼氣池,就是牛糞填在里面可以做飯,為啥建在牛棚里,有牛糞。
記者:這是您自己蓋的?
馬全華:這還是政府建的。
老馬說,現在生活的這些變化,他以前連想也不敢想。以前在山區缺水,一年四季也吃不到什么蔬菜,家里最常吃的就是土豆,現在政府給每一戶村民都搭起了蔬菜大棚,村里人不僅有蔬菜吃,還可以增加點收入。
記者:種的什么菜?
馬全華:韭菜。
馬全華:三月份就賣,長高了就去賣。
記者:拉到哪兒去賣?
馬全華:縣城賣。
記者:這一年能給家里帶來多少收入?
馬全華:這個一年能收入2000塊錢。
在惠安新村,不少村民都告訴記者,祖祖輩輩都住在深山,沒文化,都窮怕了,搬到新村后,最開心的事,是孩子們上學的問題解決了。
蘇海芬:這上學方便得很,小學也有,初中也有,隨便可以上,那時在老家想上學,沒處去,老家那會困難得很,沒有辦法供,兒子就上到小學,沒辦法。
馬全華:在老家上學,基本上本村沒有學校,在北面有一個,在鄉鎮有一個學校,得有70里路,所以小娃娃就不到那個地方去,到這方便了,這的學校不到500米遠。
惠安新村距離同心縣縣城不到5公里,村子里的年輕人去縣城里打工也很方便。
蘇海芬:我們打工又信息靈通,交通方便,打工也近點。
蘇海芬:出去打工,啥活都有,一天出去打工,回來飯也能做。
蘇海芬:以前山林出去打工再不能回來才能打工,像這邊打工可以回來。
顧占林
同心縣惠安支書
顧支書:這種移民的辦法,可以說上下五千年哪個執政者都辦不到的事,而我們共產黨辦到了。
今年,馬炳志老人一家將搬入同心縣的移民新村,“十二五”期間,寧夏中南部地區,集中連片不具備生存發展的條件的貧困村的35萬貧困群眾將整體搬遷。
主持人:有句老話,樹挪死,人挪活。從移民新村我們看到,生態移民讓西海固老百姓的生活進入了一片新天地,住上了新房,看上了電視,用上了自來水、沼氣,牛羊滿圈,糧食豐收,就連孩子上學,外出打工都不用再發愁了。為什么走出生態移民這一步棋,就能帶來扶貧工作滿盤皆活?
主持人: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說,今年將頒布實施2011-2020年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啟動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扶貧開發攻堅工程,加快貧困地區脫貧致富步伐。而前面我們看到,在寧夏西海固地區,缺水是當地老百姓脫貧最大的障礙。當我們采訪寧夏自治區主席王正偉的時候,我們的話題自然也就從水開始,一起來聽聽。
小丫:主席,您好,感謝您接受我們的采訪,我們在西海固同心縣采訪的時候,大家感觸最深的就是吃水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也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我們知道您就是那的人?我在想對于這一點,您是不是有特別那種切膚之感?
王正偉
寧夏回族自治區主席
王主席:我們上學,上初中、高中喝的都是苦咸水,沒有甜水,大旱之年有時候,政府那時候供應水的時候也是拉著送水,每天就送上兩到三斤,這只能供喝,三斤水最多也只能供喝水。
小丫:您經歷過這樣的日子嗎?
王主席:經歷過。寧夏中南部其實是十年九旱,十年十旱,最大的問題就是缺水。
寧夏西海固地區包括寧夏中部干旱帶和南部山區8個縣,那里自然條件惡劣,是我國6個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之一。上世紀80年代以來,寧夏對西海固地區貧困人口先后實施了一系列移民工程,累計搬遷貧困人口66萬人。2007年以來寧夏啟動的中部干旱帶生態移民工程,已經幫助了12.2萬人實現移民定居。
小丫:這些年整體的政府對于移民搬遷的一個安排和部署是怎么樣的?
王主席:過去最早的名詞叫吊莊,后來我們叫生態移民,已經搬了66萬人,過去在搬這66萬人當中也是花了很大代價,目的就是要搬到有水源的地方,讓農民能打工的地方,靠路近的地方,搬進去,每人蓋三間房,給一個溫棚或者分一點水澆地。通過這個方式就可以徹底解決三年內脫貧,能夠搬得出、穩得住,經過三到五年也能夠致富這樣一個過程。
小丫:移民搬遷之后后續的工作也是很龐大的一個系統工程,在這一點上政府有什么規劃?
王主席:一個思路就是圍繞我們的水源來做文章,把山區有水庫的地方、有塘壩的地方、有井窖的地方都能夠解決人畜飲水,把這一部分天上的水和地下的水利用好,解決老百姓最基本的生存,解決人畜飲水。第二,剛才說了,每一個地方都有自己的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還有一些自己的特色,像我們西海固的特色就是冷糧資源非常好,現在比如說別的地方一些農產品都已經下市了,而西海固因為資源涼快,它比別人下得遲,下得遲可能正好是個優勢,葡萄可能下市以后,別人原來在市場上1塊錢,年后兩個月以后葡萄可能就漲到兩塊錢,這就是一種優勢,像西海固利用冷涼資源可以種花、種藥材,種一些設施溫棚的農業,所以這都是些特色,覺得圍繞這些特色去做好生產,可以把清蒸牛羊肉發展起來,把勞務產業發展起來,把馬鈴薯發展起來,再一個就是水西海固利用六盤山、火石寨,還有遜尼山,這全國十大石窟,還有老龍潭這些旅游資源,可以把旅游產業做起來。
2008年,寧夏回族自治區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將年人均純收入1350元確定為新的扶貧標準,比國家扶貧標準提高154元,扶貧對象覆蓋110萬人,這個數字占到了寧夏總人口的六分之一。
小丫:我們也知道寧夏貧困人口比較多,而且是山多地少,人多地少,而且是貧困人口多,這些年寧夏在扶貧工程的這些問題上或者是做法上,有沒有什么阻力或者說您覺得最困難的是什么?
王正偉
寧夏回族自治區主席
王主席:寧夏因為歷史欠賬多,資源少,所以扶貧的任務非常艱巨,我們更重要的覺得還是要靠產業扶貧,圍繞這些特色產業,比如山區種小雜糧、種中藥材,搞一些冷糧資源,這些特色產業都不是在夏糧,是秋糧作物,秋天這個地方雨水比較好,所以我們就調整結構,由過去的被動抗旱變為主動抗旱,調整結構不種夏糧種秋糧,這樣還是通過產業去帶動扶貧,通過產業來使這些人能夠逐步富起來。
2007年以來,寧夏自治區政府通過在全區范圍內調查研究,征集民意,推出了十項民生計劃包含30件實事。從2008年開始,已連續3年將扶貧開發列為自治區政府10項民生計劃為民辦30件實事的首要計劃任務。
小丫:我們想知道這個民生計劃目前都有什么進展,或者說都有什么成效,接下來這個新的民生計劃當中還有什么樣的規劃和打算?
王主席:我們現在山區的GDP只占我們全區的12%,財政收入只占全區的6%,就山區有8個國家貧困縣,就在這樣一個狀況下靠自己的財力確實不行,所以我們每年對民生要拿出我們財政收入的70%要去做這些民生工程。做了四年,就已經投資進去1280個億,將近1300億來做這些民生計劃,解決他生存問題。還要解決他的孩子上學的問題、看病的問題、行路的問題等等一系列問題
在擁有大片貧困區域的同時,寧夏沿黃經濟區享有“塞上江南”之美譽,以43%的國土面積集中了全區61%的人口,90%以上的經濟總量和94%的財政收入是寧夏的精華地帶。2005年寧夏黨委、政府提出建設沿黃城市帶戰略,2008年進一步提出打造黃河金岸,2010年中央將建設沿黃經濟區由地方戰略上升為西部大開發重點,五年建設奠定了黃河金岸基本框架。寧夏現有人口610萬,通過“黃河金岸”建設,到2012年寧夏沿黃城市帶人口將達到400萬,GDP達到1300億元以上;到2020年,沿黃城市帶的人口將達到500萬,城鎮人口達到400萬,城市化率達到75%以上,GDP將跨過3000億元大關。
小丫:您是寧夏土生土長的,應該算是真正的、地地道道的寧夏人,您眼中寧夏的未來,“十二五”期間寧夏的未來是怎么樣的?
王主席:有個大的思路,就是我們現在提出要城鄉統籌,要以城帶鄉,以工補農,以川起山,因為寧夏是分兩大部分,一個是在山區,一個在川區,具體說現在有個大的思路,就是我們要發展,寧夏沿黃經濟區,打造黃河經驗,發展沿黃城市帶,產業帶,利用沿黃的優勢,把山區人搬到黃河兩岸,山里的貧困人口集中在黃灌區里面的小城鎮里面,可以打工,寧夏將來我們想通過一系列的民生計劃,通過我們在扶貧上采取一些措施也好,就想把寧夏真正的打造一個現代產業的聚集區。打造成現在的工業園區,成為一個產業的集散地、加工中心、博覽中心、物流中心,我們就可以打造成一個陸地開放的試驗區。
主持人:從王正偉主席的話里,我們聽到了寧夏扶貧攻堅的信心,對寧夏百姓來說,“十二五”發展將有新空間、致富將有新門道、生活將有新保障。怎么樣讓老百姓盡快踏上致富路?我們再來聽聽兩會代表委員怎么說?
朱以莊 人大代表 四川省瀘州市市委書記
朱以莊:我認為扶貧應該分為兩個大類,一類是如何幫助我們的貧困地區、貧困人口來培育他們的發展能力和提高他們的脫貧致富的能力。第二是救濟性扶貧,對于一些特殊困難的人群要提高他們的救濟保障水平。
劉剛 人大代表 黑龍江省黑河市市委書記
劉剛:首先要解決就業問題,這是解決貧困問題的根本,其次,要搞好最低生活保障,就是把它進一步完善,使它實現全覆蓋,然后它的標準能夠隨著我們經濟的發展逐漸有所提高。
陳啟濤 人大代表 安徽省蚌埠市市委書記
陳啟濤:一個是我們的城市和農村的低保戶,第二是貧困人口當中患有重大疾病的人員,第三就是兒童,殘疾兒童、留守兒童,保證這些困難群體的特殊的需要和基本的生活需要。
主持人:今天我們鏡頭聚焦的西海固地區包括了寧夏中部干旱帶和南部山區8個縣區,相信很多觀眾即使沒去過,也都聽說那個地方,因為西海固的窮在全國都是出了名的。那里山大溝深、十年九旱,邊遠貧瘠,歷史上就被稱作“苦瘠甲天下”。在一個發展基礎薄弱,生存條件艱苦,生態環境脆弱的地方,扶貧怎么扶,才能老百姓送上致富路?從王正偉主席的回答里,我理解這既是項民生工程,更是個系統工程。既要改善老百姓的基本生存條件,又要推進產業化開發、勞動力轉移就業、發展現代農業、建設生態環境。從這個角度講,扶貧開發的另一面其實也孕育著經濟發展的新機遇。目前在西海固還有105萬扶貧對象,占寧夏總人口的1/6,我們期待十年后,他們也能和全國老百姓一樣,步入全面小康的生活。
主持人:接下來,我們再來看看大家與我們的互動,一個名叫塞上行的網友說,寧夏的枸杞子、甘草、灘羊都很有名,只要改善生態環境,發展特色農業,寧夏百姓一定能富裕起來。有一位名叫西北偏北的朋友說,國外一些缺水的地方采用節水技術效果很好,咱們是不是也能開發先進技術,讓西部干旱地區也變得綠意盎然。還有一位名叫天海的博友說,前幾年和朋友到寧夏西吉捐建過幾口水窖,農民們淳樸的笑容一直留在我記憶里,祝他們今年風調雨順,日子越過越好,感謝這些朋友的參與,謝謝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