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瑩瑩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易綱26日表示,貿易順差過大是當前我國通脹根源。治理當前通脹要多管齊下,應采取漸進方式治理,堅決避免采取極端手段。當前我國應對發達國家量化寬松貨幣政策最佳選擇是,擴內需、調結構、減順差和促平衡。他是在出席由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舉辦的“CMRC中國經濟觀察”第24次報告會時做以上表示的。
易綱認為,經常項目或貿易順差過大,使人民幣升值壓力較大。因此,為保持人民幣匯率相對穩定,央行必須購回美元,從而被迫投放基礎貨幣。較多貨幣導致通脹,進而使物價上漲。
在治理通脹具體措施方面,易綱表示:“我們力爭2011年內需擴大一點,對外需求減一點;工資和社保提高一點;環保與節能減排要求嚴格一點;資源產品價格推進加快一點;資本項目對外直接投資放一點,更方便一點;匯率彈性增加一點;外貿順差縮小一點;經濟增長速度慢一點,質量提高一點。”他指出,當前采取的一系列人民幣匯率漸進式變革,雖然有效緩解國際收支不平衡矛盾,但問題并未解決,矛盾在逐步積累,比如主要矛盾已由外匯短缺轉變為貿易順差過大、外匯儲備增長過快等。因此,應在內外需、工資社保、環保節能、資源產品價格、資本項目、匯率和外貿順差等多方面,進行穩步漸進綜合調整。
易綱表示,最近十年來,境外流入中國的熱錢為2890億元,去年為355億元。他認為,其實當前“熱錢”流入規模不算太大,公眾不用過分緊張。(陳瑩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