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2月27日電27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再次專程來到中國政府網和新華網訪談室,接受中國政府網和新華網聯合專訪,同海內外網友進行在線交流。這已經是溫總理第三次同海內外網友進行在線交流。在回答網友提問時,溫總理說,領導干部的政績應該以人民群眾高興不高興、滿意不高興、答應不答應為最高標準,而不是以高樓大廈和項目作為最高標準。
網友“轉啟蒙教育”:總理,您辛苦了。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中央抓得好、抓得準。但近些日子看到一些地方“兩會”上,有的提出當地“十二五”經濟增長目標“GDP翻番”。如果仍是以犧牲環境的代價來換取高速增長,盲目鋪攤子,后果不堪設想。轉變發展方式與地方GDP沖動這對矛盾真的很難解決嗎
溫家寶:這個現象存在。我們已經開過多次會議,向地方政府講明,我們“十二五”的主題和主線就是要貫徹科學發展和轉變發展方式。“十二五”規劃中,我們確定的經濟發展速度是7%。
我們之所以這樣做,就是因為我們要把工作的重點放在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上來,就是要把發展和所得到的成果用在民生上來。我們絕不能再以犧牲環境的代價來換取高速增長、盲目鋪攤子,那樣就會造成產能過剩,環境資源壓力加大,經濟發展不可持續。
解決這個問題,說老實話,不是很容易的。也就是說,要使各級干部真正懂得,我們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是在于科技進步,是在于擴大消費,我們必須走內生增長、創新驅動的自主發展道路。
所以現在我們就應該采取綜合的考核指標,特別是效益、環境和人民生活的指標。只有這樣才能夠限制速度的盲目增長。
有一次我看到有些地方,城市發展很快,大廣場羅馬式的。但是你走不久,進入農村就是另外一種現象,農村的街道、房屋還很落后,農民的孩子上學還為一百塊錢的取暖費而發愁。我就對地方領導講,我說少蓋一點兒樓,縮小一點兒城市建設規模,拿來用在民生上,這不更好嗎
歸根到底,還有一個政績觀和干部的考核觀,就是我們看待一個干部、看待一個領導,他的政績應該以人民群眾高興不高興、滿意不滿意、答應不答應為最高標準,而不是以高樓大廈和項目作為最高標準。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