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2010年只剩下不到一周時間,央行再次出人意料地采取了行動。
大部分的觀點認為,央行不得不動用加息工具,是為了應付日益惡化的通脹形勢。從表面上來看,確實如此。因為目前的通脹率在不斷地攀升,在11月份已經突破了5%的水平,創28個月來的新高。不僅如此,明年又是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各地的建設項目將會出現一哄而上的局面,而此時加息,將有利于對明年可能出現的投資過熱提出警告。
但是,在目前復雜的經濟形勢下,加息雖然是不得已而為之,但也需考慮到可能對宏觀經濟帶來的另類沖擊。也就是說,對于中國的經濟發展而言,加息可能是一把“雙刃劍”。
首先,以加息應對非核心通脹的作用有限。發達國家大多將物價指數區分為核心通脹和非核心通脹,而且基本上以核心通脹為主要參考對象。核心通脹是指剔除一些價格變動巨大且頻繁或短期性質價格波動的商品或服務后的通貨膨脹,以核心CPI來表示,主要做法是把糧食價格與能源價格從CPI中去掉,這是因為糧食價格上漲主要是由供求變動引起的,而能源價格上漲是由國際市場價格漲價拉動。這就是說,包括糧食和能源價格的非核心通脹對國內貨幣政策的調整缺乏敏感度。
而我國目前發生的通脹主要是一種非核心通脹。數據顯示,在11月份CPI上漲的5.1%當中,食品價格同比上漲了11.7%,拉動CPI上漲3.8個百分點,貢獻率是74%,位居CPI八大類構成中漲幅第一。試想:加息能改變白菜的供求關系嗎?而對于能源價格而言,雖然我國的貨幣政策對國際也有一定的影響,但遠未到能左右能源價格趨勢的地步。這就意味著,如果不是從增強自然災害的應對能力、加快節能技術的發展角度出發,僅靠加息并不能解決主要由食品價格上漲引發的非核心通脹。
其次,加息特別是對稱加息不僅會遏制投資需求,也會導致消費需求下降,進而使總需求下降。在地方政府的投資饑渴癥問題始終不能得到解決的情況下,抑制投資過熱始終是我國宏觀調控的一項重任。但如何擴大消費需求,特別是居民消費需求,同樣是我國經濟政策的主要著力點。加息會增加居民儲蓄的意愿,從而減少消費支出。如何處理這對矛盾,也需要管理層慎重考慮。
再次,加息會加重地方政府債務負擔。這也正是央行遲遲不愿動用利率工具的重要原因。目前地方政府性債務余額已達數萬億元之巨,而且今年的銀行貸款還在繼續大規模地流向地方融資平臺。這就意味著,每加息一個百分點,地方政府債務負擔就將增加數百億乃至上千億元,這對本來就捉襟見肘的地方財政無疑是雪上加霜。
最后,加息會引發國際熱錢更大規模地流入。加息可以提高熱錢在境內的資本收益率,增強對熱錢流入的吸引力。而熱錢往往具有快進快出的特點,對國內的資本市場具有較大的擾動性。
由此可見,目前的宏觀調控不能對加息的經濟效應寄予過高的期望。事實上,宏觀調控更應該重視政策的組合效應,重視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和收入政策協調配合,這才是當前保增長、防通脹的必要之舉。(特約評論員李長安對外經貿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