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記者 譚翊飛】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辦公室主任陳錫文12月17日表示,中國農產品價格還應該徐徐上升,逐步達到合理水平,但不應該暴漲暴跌,所以應該采取各種措施,以鼓勵生產和穩定市場,并通過進出口調節來平抑市場。
陳錫文是在參加《財經》年會2011:預測與戰略時做出上述表示的。
陳錫文認為,適當提高農產品的價格水平,增加農民的收入,對中國經濟長期的穩定發展是有利的。“我覺得應該提醒消費者,你們面對的是低收入者,在過去長期的計劃經濟體制下,他不得不以低于市場的價格供應產品,這個時代應該結束,當你的生活改善的時候,應該考慮到農民的生活水平改善。”
在談到目前一些地方以規模經營的名義,采取強制、半強制的手段,讓農民離開土地的做法,陳錫文用詞嚴厲:“你只要是采取強制的手段,讓農民離開,這一定會遭到報應。”
陳錫文認為,今后一二十年中國要面對的就是這樣的問題,大量的資本要想進入農村,或許會對經濟發展有短期的促進。但是,“脫離了土地的大量勞動力,他應該到何處去找一個能夠遮風避雨的地方,能夠讓他作為一個人有尊嚴地活著,這是我們今后面臨的主要問題。”陳錫文說。
陳錫文說:“我們一定要避免一種崇尚資本、蔑視勞動的態度。這個態度再往下,我自己感覺,走得了五年,肯定走不了十年,一定出問題,在中國這個社會中,資本和勞動怎么能夠和平共處,這是一個重要問題。”
陳錫文認為,農業的特性決定了只有家庭經營的生產方式才最適合農業。在他看來,只有家庭才能把勞動的艱苦程度和勞動量減到最低,“才能讓農民的生活變好”。同時,農村的土地不是簡單的生產要素,而且是社會組織的載體,而且是對社會管理的一種載體。
因此,陳錫文對大資本進入農村表示反對:“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就是讓農民在自己承包的土地上生產自己的產品,因此他對這個生產傾心竭力,一點都不疏忽。而你讓大資本把農民的地都包了,讓農民當雇工,用不了三年你就會覺得,農民糊弄你的本事比你強,你最后一定得不到最好的收入。”“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講,只有讓農民的勞動付出和勞動產出、受益完全一致的時候,這個效率最高。”陳錫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