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報訊(記者 邢飛) 國家統計局昨天發布上月下旬50個城市的主要食品平均價格顯示,各主要食品價格趨于穩定,其中芹菜、大白菜降幅最大。
數據顯示,11月下旬每千克芹菜均價已由中旬的5.09元降至4.49元,降幅達11.8%;每千克大白菜的均價也由中旬的2.46元降至2.20元,降幅達10.6%。
與中旬相比,11月下旬平均價格降幅較大的還有豆角6.97元/千克、黃瓜4.41元/千克和西紅柿5.47元/千克,分別比中旬下降了7.9%、7.4%和5.9%。雞蛋和牛肉的平均價格也有微降,分別比中旬下降了0.2和0.3個百分點。
此外,國家發改委價格監測中心昨天最新監測顯示,12月1日,全國主要農產品批發市場24個蔬菜品種綜合平均批發價比上期(11月24日)回落10.07%。
為了抑制農產品尤其是蔬菜價格快速上漲,國務院今年多次下文要求切實強化“菜籃子”市長負責制等制度維持蔬菜市場價格穩定。近期,國家發改委、財政部、農業部、交通運輸部等部門通過發展蔬菜生產、建立和完善蔬菜儲備制度、促進蔬菜產銷銜接和降低流通經營成本等多種舉措,降低農產品價格,蔬菜價格出現回落趨勢。
■財經晨譚
讓流通成本降下來 讓菜地留住種菜人
邢飛
小小的菜籃子一頭連接著城市居民的一日三餐,一頭連接著田間地頭菜農的收入,可是,近些年來,農副土特產品價格的暴漲暴跌并不是稀罕事。
與汽車、電視等工業品相比,農產品從最初的投入生產,到成品上市需要一定自然時滯周期,中間還要經歷運輸、倉儲、市場管理等層層環節,因此蔬菜價格的波動也最為明顯。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姚堅就曾表示,流通成本增加是支撐蔬菜價格高企的長期因素,中國的蔬菜在流通環節的成本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至3倍。在近期出臺的調控物價“組合拳”中,管理和整頓運輸環節和攤位費用是近期調控能立竿見影的主要因素,對運輸鮮活農產品的車輛免收通行費,減輕了蔬菜在運輸過程中費用;而降低超市和集貿市場的進場費和攤位費,則減輕了在流通環節的負擔。
近期密集出臺的平抑物價措施在短期內確實起了很大作用,暫時穩定了蔬菜價格。不過,因為蔬菜是勞動密集型行業,除了天氣、游資炒作原因外,勞動力成本的提高也是推動蔬菜價格上漲的因素之一。
近些年來,各地用工荒此起彼伏,農民進城打工的收入大幅增加,由此導致他們的種菜積極性下降,愿意種菜的人少了,必然影響到蔬菜的供應,從而導致蔬菜價格上漲。
因此,如何讓蔬菜種植走向公司化、規模化、專業化,通過合作社與超市、供應商形成一種穩定的供應鏈,改變當前蔬菜種植散兵游勇的狀態,在當前蔬菜價格出現回落之后,如何還能讓菜地留得住人,同樣值得深思。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