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跳轉到路徑導航欄
跳轉到正文內容

PMI折射當前通脹壓力有增無減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02日 01:57  中國證券網

  □作者沈建光

  作者系瑞穗證券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經濟學博士

  11月份 PMI數據顯示,當前中國制造業增長勢頭明顯,經濟運行較為穩定。但購進價格指數再次走高,預示未來防通脹任務更為艱巨。在保持增長前提下,中國應當采取“緊貨幣、寬財政”的政策措施來嚴防通脹壓力失控。

  昨天,11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正式發布,11月份PMI指數升至55.2%,已連續第四個月走高,且PMI指數也連續21個月位于50以上,顯示當前中國制造業增長勢頭明顯,經濟運行較為穩定。然而,一直頗受關注的購進價格指數再次走高,達到了73.5%的高位,預示未來防通脹任務實為艱巨。對此,筆者認為,當前中國應當采取“緊貨幣、寬財政”的政策措施,在保持增長的前提下,嚴防通脹壓力失控。

  從11月份PMI各分項指數運行看,呈“穩中略升”態勢。其中,新訂單指數與上個月基本持平,達到58.3%;生產指數繼續上升,達到58.5%。這些數據均顯示當前經濟運行情況較為平穩。

  盡管未來有可能會收緊貨幣政策,但預計寬松財政政策基調將不會改變,因而今年“穩增長”應該問題不大。這是因為,伴隨著歲末傳統消費旺季來臨,未來國內消費仍將保持強勁勢頭。另外,考慮到四季度正處于大量保障性住房投入建設及4萬億經濟刺激項目收尾工作的階段,預計四季度投資增速不會明顯下滑。因此,筆者預計,四季度GDP同比增長將放緩至9%至9.5%區間,2010年全年GDP同比增長略超10%。

  但是,在保證今年經濟增長無虞的前提下,通脹形勢將變得較為嚴峻。因為,11月份PMI指數中購進價格指數為73.5%,呈繼續攀升態勢。觀察影響當前通脹的大宗商品、食品價格、非食品價格上漲因素發現,目前面臨的通脹壓力與上一輪通脹周期(2007年至2008年期間)有很多相似之處。

  例如,購進指數在上一輪通脹周期中同樣出現較大增幅,最高時曾達到75%。如今,購進價格指數也呈逐月攀升,顯示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帶來的輸入性通脹壓力。另外,與2007年至2008年期間通脹周期相比,如今國內流動性更為旺盛,資產泡沫也絕不遜色于當年,加上目前勞動力和資源產品價格也面臨上漲趨勢,都預示了當前中國物價上漲壓力更為嚴峻。筆者據此預計,11月份CPI將超過10月份數據,達到4.8%的年內新高。

  對11月份PMI指數中進出口分指數的分析顯示,進口指數出現回落,下降到50.6%,比上月回落2.2個百分點。新出口訂單指數小幅上升,達到53.2%,比上月略升0.6個百分點。比較而言,數據顯示出口較進口更為樂觀,預示著短期內貿易順差將進一步加大。筆者據此估計,11月份出口同比增長將為21.5%,進口同比增長將為22.5%,當月貿易順差將達220億美元,較高的貿易順差會促進人民幣加快升值,今年年末人民幣兌美元將升值至6.5水平。

  針對11月份中國PMI數據顯示的當前中國經濟形勢,筆者認為,中國應當積極應對當前通脹壓力。因為,2007年至2008年,為防止經濟增長由偏快轉為過熱、價格由結構性上漲演變為明顯通脹,當時宏觀政策組合基調轉為“穩健的財政政策和從緊的貨幣政策”。為此,央行曾15次上調提高存款準備金率、6次提高存貸款利息率,試圖收縮流動性。與此同時,為應對物價節節攀高的局面,國家也采取了增加供給、完善對低收入群眾補助等調控措施。

  從目前來看,中國已經采取了應對通脹的積極政策措施。今年以來,央行已經五次上調了存款準備金率、實施了一次加息。另外,國務院也采取了穩定消費價格的16項措施,加上各部委和地方政府聯合干預,遏制物價上漲的管控力度實屬罕見。

  在筆者看來,正是由于當前中國應對通脹壓力的措施十分積極,對防止物價持續上漲起到了一定的緩解作用。但是,鑒于目前存款準備金率已達18%,進一步上調空間已十分有限。同時,盡管行政干預短期內能緩解物價上漲壓力,但因目前負利率存在時間過長,居民儲蓄遭受較大損失,僅靠行政干預手段難于穩定長期物價,國家應當適時采取加息手段才能有效解決通脹壓力。據此,筆者估計,近期央行將可能再次祭出加息武器。可以預期的是,中國的加息周期已經啟動,預計明年年末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將有望上調超過200個基點,直至負利率現象消失。

  

轉發此文至微博 歡迎發表評論  我要評論

【 手機看新聞 】 【 新浪財經吧 】
留言板電話:4006900000

新浪簡介About Sina廣告服務聯系我們招聘信息網站律師SINA English會員注冊產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