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李雁爭
國家較大力度的穩定物價措施見效,相關農產品價格開始回落。
22日,農產品期貨價格繼續下跌;北京零售市場上的蔬菜價格明顯降溫。業內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國務院調控物價的決心較大,物價過快上漲的勢頭將得到控制。
本輪物價過快上漲始于農產品。從上半年的小品種農產品被炒,“豆你玩”、“蒜你狠”、“姜你軍”此起彼伏,到6月份的小麥、玉米等糧食價格飆升,再到當前的蔬菜、食用油價格飆升。居民生活成本不斷被抬高。
因此,國務院日前公布的措施主要針對農產品,明確提出繼續把握好中央儲備糧、油、糖投放和輪換節奏,鐵路部門要做好新疆棉花調運工作等。
博覽財經研究員宋鵬奇指出,從17日國務院召開會議部署應對物價上漲的政策措施,到公布相關細則,不過短短幾天時間。“出手之快、力度之猛,實屬罕見。”
隨著國家加大打擊力度,部分農產品價格已經開始下降。記者22日走訪北京朝陽區大洋路農貿市場發現,鮮姜價格已經降至9元/公斤,而該產品16日的價格是12.2元/公斤,6天時間降價32%。
被炒作農產品將被打回原形。在國務院出臺的一攬子措施中,“加強農產品期貨和電子交易市場監管”也被明確提及。受政策從嚴的預期沖擊,22日農業類商品全線低開低走。
截至收盤,三大商品期貨交易所絕大多數上市商品均下挫收跌,跌幅最大的棉花期貨幾近跌停,主力合約收盤于每噸2.58萬元,創回調以來新低,跌幅4.84%。
銀河期貨研究員張海源認為,“政策面上對通脹管理的決心和措施已經對市場產生了影響,對棉價上漲產生壓力,目前需要重視政策意圖和生產的后續作用。”
早秈稻、豆油以及棕櫚油下跌幅度均超過了2%;大豆、玉米等大部分品種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回調。
期貨市場的強烈反應,從某種程度上印證了本輪農產品價格上漲的主要因素并非供應不足導致,而是投機資金炒作的判斷。宋鵬奇指出,“任何被炒作推高的農產品,價格都會被打回原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