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國內財經 > 央行年內五度上調存款準備金率 > 正文
□ 張海峰 曹 翀 報道
本報濟南訊 “今年年底前,預計可能再進行一次加息。”11月 19日下午,由第一財經日報社、濟南市郵政局舉辦的“ 2011年度宏觀經濟熱點分析與應對”論壇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張承惠就通貨膨脹和加息預期闡述了自己的觀點。
在分析本輪通脹成因時張承惠說,改革開放以來,國內大約發生6次通脹,每一次都與貨幣供應增長過快和超量貨幣積累有關,本輪通脹央行貨幣超發仍然是基礎性條件,此外國際熱錢是重要因素。特別是與2009年以來過于寬松的貨幣政策,使得國內的結構性產能過剩已不能化解這些超量貨幣,終于演變成為物價大幅上漲。盡管目前是否存在全面通脹仍有爭議,但從趨勢來看,本輪通脹應該說已經形成了。
對于通脹發展前景,張承惠表示,今年和明年CPI突破3%的調控目標應是確定無疑的,預計在 5% 左右。實際上10月份同比增長4.4%的物價指數已經超出了多數研究者年初的預計,去年多數人預測認為今年物價是前高后低,從現在來看是相反的。
未來抑制通脹的政策取向有哪些?張承惠認為,存款準備金率已經到了歷史最高點,再加可能性不大。今年9月份張承惠就曾表示,負利率這么長時間肯定不合適,容易誤導資金流走向,必須加息。現在她認為,最重要的手段仍是繼續加息,預計在今年年底前再加息一次,而且她建議采取非對稱加息的方式。上次加息前坊間傳聞指向非對稱性加息方式,即存款加息,貸款不動,這種方式有利于存款人,但是隨著通貨膨脹預期不斷加大,將對銀行業績產生不利影響。但加息還有一些影響因素,比如熱錢的情況,和國外尤其是與美國的利差加大,會不會帶來新一輪的熱錢涌入;美國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帶來的影響,中國的物價走勢到底會怎么樣發展,也需要繼續觀察。
另外可以采取的手段是調整匯率;再就是政府用行政手段干預一些生活必需品和重要商品的物價。張承惠認為現在匯率調整相對偏慢,但她同時認為,所有這些措施,都很難說沒有副作用,因此需要把握調整的時機和力度,總體上2009年國家提出的“ 保增長、 調結構、 防通脹” ,目前來看順序應該調整,在今后一段乃至更長的時間,“調結構、防通脹”應當優于“保增長”。此外,應當防止行政性干預價格手段的長期化和固化,因為政府靠行政手段控制物價效果往往不好,且一旦政策結束,物價又往往會再次暴漲。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