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跳轉到路徑導航欄
跳轉到正文內容

劉燁 :稀土產業如何做大做強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15日 20:40  中國財經報

  專家呼吁,點金之術在于提升我國稀土產業鏈的價值,而不要總盯在這點資源上

  劉燁

  本月11日,商務部公布了我國2011年稀土出口配額申報條件和申報程序。公告稱,為提高企業經營集中度,減少出口企業數量,凡2007年1月1日以后注冊登記的企業,其所屬或關聯企業間的稀土出口業績合并將不予認定。輿論認為,為進一步規范稀土出口,國家將對稀土出口企業實行嚴格監管。

  用途廣泛的稀土

  1794年,芬蘭科學家約翰·蓋多林在瑞典東岸的村莊伊特比發現了一種新的金屬元素。他以伊特比村將這種元素命名為釔。不過,蓋多林沒有料到的是,在200多年后科技產品大行其道的21世紀,包括釔在內一批當時被認為是泥土的金屬,卻成了可能點燃全球貿易戰的導火線。

  據專家介紹,稀土在地殼中分布很廣,并不稀少,只是稀散而已。其命名是基于稀土在地殼中稀散,且稀土的氧化物像土而稱之為稀土。稀土元素包括15個鑭系元素和鈧及釔,共17個元素,素有“工業的維生素”之稱,其豐富優異的光、電、磁、超導、催化等特性,能大幅改善相關材料的性能,是現代高科技產品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稀土在軍事方面有重大用途,不僅可以為導彈提供更為精準的制導系統,還可以使坦克的外殼更加堅硬。這使其與鈾、釷等放射性元素一樣,與國防安全和國家戰略緊緊聯系在一起。

  稀土在民用科學的發展中更是具有重要意義。中國稀土學會副秘書長張安文認為,國家七大新興戰略性產業都會直接或者間接使用到稀土。環保設備如風力發電機、環保車電池、節能燈泡,電子設備如iPod、電腦、電視機、數碼相機、醫學成像儀器等,都廣泛使用稀土。

  手機為什么可以越做越小?電視色彩因何越來越鮮亮?電腦運轉為何越來越快?這都是因為稀土材料在其中發揮了主導性的作用。據統計,當今世界,每6項新技術的發明,就有一項離不開稀土。因為應用領域廣泛,使用效果立竿見影,所以稀土有“工業味精”的說法,成為21世紀重要的戰略資源。各國對稀土資源的控制和爭奪日益加劇,發達國家均將稀土列為戰略資源,將稀土新材料研究和相關應用產業作為重點發展領域。

  稀土警鐘

  根據美國地質勘探局的資料顯示,全世界目前已探明的稀土礦藏約有9900萬噸,足以滿足21世紀全球對稀土的需求。而中國是唯一能夠提供全部17種稀土金屬的國家。內蒙古包頭市的白云鄂博礦藏量巨大,是目前世界第一大稀土礦場。

  從20世紀三四十年代開始,歐美等國開始進行稀土提取,此后都因環保等方面的問題而相繼停產。我國稀土資源的開發始于上世紀50年代,經過近60年的努力,已建立了較完整的產業鏈和工業體系,并發展成為世界稀土生產、出口和消費的第一大國,在世界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世界稀土冶煉分離工業的中心逐步轉到中國。2008年,我國稀土產品產量達到13.46萬噸,占世界總產量的95%以上。

  雖然“中東有石油,中國有稀土”,但由于宏觀調控不當,這一技術被過分推廣,導致中國稀土分離企業遍地開花,在世界電子、激光、超導等高科技產業規模呈幾何級數增長的情況下,中國的稀土價格并未水漲船高。據統計,上世紀90年代至今,中國稀土的出口量增長了約10倍,平均價格卻被壓低到當初價格的六成左右。以2009年氧化鈰的出口價格為例,每噸不過1.4萬元—1.6萬元人民幣,折合每公斤不到16元,被譏為“豬肉價”甚至“泥土價”。

  “我們把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力是成功的,但沒有使我國稀土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我國“稀土之父”、中國科學院院士徐光憲教授惋惜地說。

  我國于1972年開始稀土串級萃取理論及新工藝的研究,目前我國的稀土分離技術在世界已經遙遙領先,許多國家如果想要進行稀土分離,都必須購買我國的技術。然而,在儲量最多、分離技術最先進的中國,卻并沒有取得稀土的定價權。走私、外國囤貨、國內開采權的混亂等,都導致我國部分喪失了稀土定價權。

  同時,中國科學家缺乏專利意識,沒有意識到利用專利權來限制私營企業對稀土的開采,導致稀土行業惡性競爭。上世紀70年代,中國稀土分離技術成為世界領先技術之后,并沒有申請專利,全國地方企業和私營企業看到稀土分離有豐厚的利潤,紛紛建廠,達到100多家,生產稀土的能力達到15萬噸,而全世界的需求量只有10萬噸,供過于求,把稀土價格壓低到1985年的水平以下。1995年至2005年這10年間中國稀土產業由于廉價出口而損失的外匯達到近百億美元。“稀土不是土,卻真的賣出了土價錢。”很多業內人士痛心疾首地表示。

  行業發展呼喚規范管理

  為防止這一不可再生資源過度開采以及濫挖濫采對環境造成的嚴重破壞,中國近年對稀土礦開采行業加強了整頓和治理工作。經過整頓,淘汰落后產能,使稀土廠由100多家減少至20個,通過統購統銷和資源整合等手段,在我國稀土資源的三大儲地內蒙古包頭、江西贛州和四川冕寧,形成了像包鋼稀土、贛州稀土礦業和江銅稀土這樣的主導礦山企業,寡頭競爭的格局基本成型。

  對于稀土行業的未來發展,業內人士認為必須重視兩個問題:一是海外稀土重啟開采的挑戰。目前,我國以全球30%左右的稀土儲量供應了90%以上的需求,這種情況不可持續。隨著我國收緊稀土出口,稀土價格的快速上漲迫使美國、澳大利亞的一些礦山重啟開采計劃。

  “海外礦山開發有環境成本較高的劣勢,也有品位較高的優勢。一旦其投產,價格競爭力不可小視。”日信證券研究員汪華春認為。根據海外礦山的開發進度,未來2年國際稀土市場供應仍會比較緊缺,但到2013年行業格局有可能發生重大變化。

  二是對于稀土應用領域的重大突破性成果,國內深加工企業缺乏專利和自主知識產權,這將直接制約其市場競爭力。比如,我國的稀土永磁材料產量占全球的76%,但產值只占58%。相比之下,日本產量占21%,產值卻占38%。未來發展應著手改進生產條件,對稀土出口實行總量控制,增加品種,提高質量,提高出口創匯值,鼓勵稀土應用產品的出口。“稀土資源雖然珍貴,但儲量畢竟有限。大家不要總盯著這點資源,要多在中下游搞研發,才能提升我國稀土產業鏈的價值。”張安文呼吁。

  

轉發此文至微博 歡迎發表評論  我要評論

【 手機看新聞 】 【 新浪財經吧 】
留言板電話:4006900000

新浪簡介About Sina廣告服務聯系我們招聘信息網站律師SINA English會員注冊產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