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為了卡奴、房奴之后,80后、90后最近又光榮地成為了“摳摳族”和“海囤族”。隨著日用品價格一天一變,大家紛紛在網上曬出省錢秘笈,大到省了上萬元的房子車子,小到省了幾毛錢的一把青菜一塊肥皂。剛工作的劉菲總結說,現在我們真的在乎那幾毛錢了。
“明天降溫,下班要去菜場囤菜。”早上剛到辦公室,80后大學生劉菲就把QQ簽名改成了買菜,很多朋友也在網上響應了起來。劉菲對記者說,真是不持家不知柴米油鹽的價錢,目前每月工資只有2500元的她,之前是個月光族,但從家里搬出自己租房住后,才知道生活處處需要錢。
像劉菲這樣省錢過日子的年輕人不在少數,一天一變的物價催生了“海囤族”、“摳摳族”、“團購族”等以省錢為榮的人。白領王嘯是周圍朋友推崇的省錢達人,他拿出一個隨身小本給記者看,家里需要的東西全被他記在里面。王嘯說,他剛剛囤積了一批衛生紙和牙膏,“反正這些東西早晚都得用,正好趕上超市打折,所以我都各買了6大包。”王嘯稱,現在一般不參加朋友的聚會,實在有應酬,就搜團購網上的優惠券再請客。王嘯有記賬的習慣,這樣下來一個月的生活費六七百元就足夠了,對于月收入3000元的他來說交了房租后還能剩下幾百元存入銀行。
在北京的一些論壇里,一些網友們爭相“比窮”,網友曬出自己家中的恩格爾系數,并自嘲處于“困難水平”。記者隨后在網上搜尋了省錢秘笈,各式各樣的“省錢攻略”、“省錢秘笈”竟有上千條:買菜時要看天氣變化,盡量規定地方買;買東西時要主動詢問有無贈品;買衣服不一定去大商場;超市自有品牌有的很廉價;奢侈品可去當鋪淘,貨又真價格又低廉……(李潔)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