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產品短缺已取代生產型短缺,成為中國現階段的突出矛盾
【財新網】(記者 于海榮)中國正從以溫飽為目標的生存階段,轉入以人的發展為重心的發展時期。11月5日,在北京召開的“2010財新峰會:中國與世界”上,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如此提出。
遲福林認為,中國是發展中大國,正處于轉型關鍵階段。當前,公共產品的短缺已經取代生產型短缺,成為中國當前的突出矛盾,“增長一俊難遮百丑”。
據他判斷,“十二五”及今后相當長時期,伴隨經濟轉型而來的社會問題會逐漸增加,一元社會轉為多元社會,利益格局、利益訴求、利益表達日漸多元化,這會成為常態。
由此,遲福林認為,“十二五”期間,中國應實現“三個轉變”:從物的追求向人的自身發展轉變,由追求經濟總量轉向增加國民收入,由強調國富優先轉向民富優先。
“在公共產品嚴重短缺的情況下,如果繼續追求經濟總量,目前過高的投資率不會下降,而政府對經濟的干預則會加強,各級政府也很難從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轉向以公共服務為中心!边t福林如此警告。
他認為,“十二五”期間,中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必須要由投資主導轉向消費主導,由工業化主導轉向城市化主導,由高耗能、低效率的經濟轉向低碳經濟。
談到具體操作,遲福林認為,需重點考慮兩個問題。一是能源消費總量是否應與經濟增長掛鉤,這與中國對低碳經濟的制度安排相關;二是公共產品短缺背景下中國如何轉型!斑@需要推動城鄉公共產品一體化,并推動教育、醫療等領域的投資向民營資本開放,向外資開放!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