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訊 10月27日上午消息 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的畢馬威今天發布《世界級的夢想:中國企業對外投資現狀和反思》的報告,凸顯中國公司強烈地“國際化動機”,只有4%的大型企業表示沒有繼續對外投資的計劃,而超過84%的小型企業則表示會更多的對外投資活動。
2009年中國已經躍升為全球第五大對外投資國,根據商務部的統計,2009年中國對外投資總額為565億美元。“但中國企業的高管也意識到他們在海外并購方面所面臨的種種短板。”畢馬威中國投資和重組咨詢服務主管合伙人陶匡淳說,比如中國企業高管認為自己在篩選投資項目或交易談判方面的能力相對較弱。
報告顯示,并購將是未來中國企業海外投資的主要手段,在畢馬威中國調研的曾進行過或計劃進行對外投資的企業中,只有15%表示他們沒有計劃進行并購交易。
此前畢馬威中國特別對中國企業海外投資活動開展了網上調研,156名中國企業的高管人員能與,報告分愿景和戰略、目標篩選和能力、談判和執行、借助外部支持力量以及項目實施和整合5個部分,分析中國企業海外投資的現狀以及所面臨的問題。
與其他地區相類,中國企業也認為清晰的戰略在海外投資中非常重要,甚至有60%的受訪者認為“沒有制訂清晰的投資戰略和目標”可能會導致一家企業對外投資時犯下最嚴重的錯誤。實現區域擴張、建立國際化企業并樹立企業知名度、實現業務多元化、整合產業鏈、獲取知識產權、降低成本等是中國企業對外投資所要實現的諸多目標,分別有59%、41%、33%、31%、24%、24%的受訪者認為這些具體目標是其海外投資的實際驅動力,只有9%的受訪企業承認其實在政府指導下走向海外市場的。
報告顯示,有48%的企業表示可能會展開多數股權的并購行為,43%的受訪企業表示它們將在國外市場投資占多數股權的合資公司。但過去一年在一些大型項目遭到目的國強大阻力后,投資少數股權或者以綠地投資形式進行海外投資也漸成趨勢。亞洲仍然是中國企業對外投資最熱的區域,有67%的受訪者選擇了這一區域;而歐美則更受大型企業的歡迎。
盡管有57%的受訪公司已經認識到在內部成立專門負責篩選投資目標的小組的重要性,而且有很多中國公司確實成立了專門的戰略小組負責篩選目標,但是其在尋找到“與企業自身戰略目標一致、與基本業務緊密聯系”的投資目標方面能力有限。
“在某些情況下,中國企業會放棄并購項目,因為在了解更多情況會,他們發現目標企業與自己的企業并不匹配。”一名受訪者說,在投資目標篩選期就全盤考慮交易整合工作,包括交易結構、財務和稅收結構都是非常重要的。“不僅影響到合并后的協同性,也會對投資稅后回報率帶來影響。”畢馬威中國投資和重組咨詢服務主管合伙人陶匡淳說。
“缺乏談判技巧與執行能力”是諸多受訪者所苦惱的。一些大型并購項目的失敗已經使得中國企業明白,交易的成功不僅取決于“在詳盡的盡職調查和準確估值基礎上確定合理報價”,“與利益相關方進行充分溝通,管理并贏得利益相關方的支持”以及“在目標公司所在市場獲得政府和監管機構的支持”也是不可或缺的;在受訪者中,分別有57%、64%以及34%的人認為這三個因素重要。包括環保事宜溝通、影響者參與決策、社區宣傳、公眾教育、政策分析和訴訟支持等公共關系管理問題也已經被納入對外投資的談判、執行過程。
但并購后的整合仍是最大的難題。產生協同效應、文化沖突、組織機構設置以及與人力資源相關的問題,為新公司制定新的愿景和戰略、解決財務問題是中國企業海外投資中所面臨的一系列問題,受訪者中分別有49%、47%、43%、43%、39%和35%認為這是難題。這些曾經進行過并購交易的受訪者中,有53%是在交易完成前3個月就開始準備交易后的管理和整合工作的,其中的20%甚至把這一時間提早到交易完成前6個月。
陶匡淳表示,海外投資是復雜而耗時的工作,專業中介機構的存在能夠彌補中國企業的一些不足。這包括發現目標企業在財務、運營和管理方面的問題,交易經驗乃至信心。那些進行過對外投資的企業中,有49%認可中介機構所起的作用,而沒有對外投資項目的企業則只有33%認可這一點。
但國內某大型工業企業受訪者也指出“有些中介結構對行業趨勢和客戶企業了解不夠”,27%的受訪者認為“依賴不稱職的中介機構”是導致交易未能實現價值的原因之一。因此客戶公司要“管理”而不是“依賴”顧問團隊,并對他們的工作表現設定合理的期望值。(虞利 發自北京)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