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美已經不再是一個帝國,沒有國王;在“共和國”里,只能按照民主的規則,選票說了算;旁觀者真正應該關心的,是雙方是否遵守了法律和規則,而不是按照“好人”“壞人”貼標簽
國美電器:從帝國走向民主
圍繞股權以及股權背后利益的所謂“國美之爭”,在9月28日暫時告一段落。由于此事涉及曾經的“中國首富”、公眾所熟悉的國美電器、上市公司、權力、金錢、恩怨、傳統文化等諸多關鍵詞,這場爭奪,引來了空前的關注并形成了強大的輿論漩渦。
輿論在國美之爭的論戰中,幾乎沒有禁區,相關方、不相關方,幾乎可以做到暢所欲言。尤其在網絡上,公眾的表達更為自由,甚至出現不同“派別”的語言攻擊。
這本身具有諸多意義:通過爭論,更多的人了解了上市公司是一種什么樣的治理機制,在其背后,隱喻著責任、權力、權利、投票、表決等等要素。因此,在相關利益方的爭執暫時告一段落之際,重新檢視這一事件,仍具有積極意義。
本文拋開當事方的對錯與恩怨,從旁觀者的角度看旁觀者在這一輿論漩渦中的表現,試圖對輿論本身或其中的一些觀點進行分析。
不妨從一個“虛構”的故事開始。
有一個叫黃光裕的人,創建了一個帝國“國美電器”,他是這個帝國的國王。國王可以親自管理這個帝國,也可以委托別人管理這個帝國。
這個帝國里的收益,都是他的,他對這個帝國的規章制度、人事任免享有終裁權,所以,他委托的人,必須向他負責,不然會被換掉。
為了獲得更多的收益,他想要開疆拓土,擴大自己的帝國。但這需要成本,需要錢。他于是把自己的帝國分成了100份,或者叫100份權力,或者叫100份股權,他自己留下35份,把另外65份賣掉,獲得了更多資金以便開疆拓土。這其實對于出賣自己的股權,或者等于向別人借錢,大家一同做帝國的主人。
通過計算,他認為,即使自己只有35份,但如果拿賣出那65份的錢去擴張,將來自己的收益會比自己擁有100份時候的收益更大。也就是說,35份的絕對值將會大大超過以前那100份的絕對值。
這樣一個過程,在現代公司治理領域叫做公司上市,也就是把公司的股權公眾化,或者叫公司公眾化。
在這個故事里,所謂公司上市,其實就是黃光裕將自己的帝國部分地“民主化”,也就是有事兒大家商量著辦,大家一同做主。
我們繼續講這個故事。
姑且設定那65份賣給了65個人。這65人和黃光裕一樣,都叫股東。
這樣這個帝國從此前只有一個主人變成了擁有66個主人,或者屬于66個股東。這個帝國的性質改變了,也就是說,它不再是帝國,也不再有國王,或者可以叫它“民主共和國”等等。
為了便于敘述,我們仍然叫國美電器帝國,一個沒有了國王,但有一群主人的帝國。在這個新的帝國里,需要一個新的管理機構。這個機構叫董事會,里面有若干董事,是66個人的代表,董事會的首腦即董事長的名字叫陳曉,他們受委托管理這個帝國,其職責是通過管理讓所有66人獲得更大的收益。
由于黃光裕擁有35份權力,那么,他對董事會的影響就比較大,甚至,董事會里直接有多個代表、甚至陳曉都是他委派的。當然,前提是他派出的代表甚至董事長,也就是那個叫陳曉的人,需要經多數股東的同意。
也就是說,即使在黃光裕的推薦下,陳曉獲任董事長,陳曉其權力來源并非來自黃光裕一個人,而是來自包括黃光裕在內的多數股東的共同授權。顯然,陳曉的使命是對所有股東負責,或者對多數股東負責。除非有一種情況,那就是某一個股東,比如黃光裕通過收購別人手中的“份兒”,使自己的“份兒”的數量超過了50。
就這樣,國美這個已經不再是帝國的帝國,可以在一個不擁有股權或只擁有極少股權的陳曉的帶領下運行。
民主時代:法律說了算
天有不測風云,看似平靜的帝國隱藏著風險。
突然有一天,情況發生了變化。陳曉做的事情,讓黃光裕感到不滿。覺得應該換掉他,才能讓帝國獲得更大的發展。
黃光裕向其他股東提議,“咱們把陳曉罷免,再換一個叫鄒曉春的人。”這個提議要實現,黃光裕至少還要征得16個股東的同意,加上自己的35份權力,達到51份,才能將想法變為現實。
黃光裕的這個提議讓陳曉很不滿。他也提出了一個方案征求大家的意見,“咱們重新劃分權力,把原來的100份按比例擴大,變成120份”。這其實也就稀釋原來每股的權力,把多出來的20份賣給帝國以外的另外20個人。這樣,帝國的主人從原來的66個變成了86個,這樣的結果,是黃光裕要想實現自己換掉陳曉的想法難度更大了,他需要說服更多的股東。
這就是權利沖突。帝國時期,這種沖突很好解決,黃光裕可以一句話就讓陳曉走人。
但黃光裕顯然明白,帝國早已經不存在了,在這個嶄新的“非帝國時代”,強權不再管用,暴力也不再管用,一切的行為要依規則而行。作為股東,盡管是最大的股東,他想要換掉陳曉,必須走一個復雜的程序。這個程序就是提議召開股東大會,“彈劾”他不信任的管理者。
黃光裕就是這么做的,他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議供股東大會“審議”。在投票的時候,黃光裕占有優勢,他的35份權力相當于35票,而整個帝國只有100票。他如果能說服16個人同意,就可以“為所欲為”,即使不用說服一個,只要沒有超過35票支持陳曉,他也能贏。而陳曉則不一樣,他需要說服更多的人,才可能勝利。
在這場投票過程中,顯然陳曉是沒有優勢的。他要想勝利,更多是靠自己此前的業績以及對未來的承諾,來贏得其他人。
9月28日,股東們聚集在一起,就陳和黃的提議進行投票。結果有點令人意外,多數人不同意換掉陳曉,多數人也不同意再引入更多的股東。多數人認為目前的狀況挺好的,不要改變最好。對于這個結果,許多媒體總結為陳曉勝,黃光裕敗。
面對這一投票結果,不管陳和黃是否滿意,必須接受,并執行。
那么,回頭看,在這場沖突中,誰的力量最大?不是黃,不是陳,也不是任何一個股東,而是規則。大家的底線是認同這個規則,誰如果敢破壞這個規則會遭到上天的處罰!這個上天,其實就是現實世界中的法律。
這個規則是美好的。干擾、破換這個規則一切行為都是罪惡的。這個規則運行的場所,叫市場。
旁觀者:要尊重游戲規則
之所以要用較大的篇幅虛構一個故事,是為了厘清,作為旁觀者,我們應該站在什么立場上看待這場爭論。這里說的旁觀者,是指并不擁有國美股權,但在此事上愿意表達看法的人們。
國美內部的矛盾公開化以后,旁觀者在各種媒體上發布了大量的觀點,尤其是在網絡上,支持某一方,成為許多人表達觀點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這些觀點中,據觀察,支持黃光裕者聲音比較大一些,而支持陳曉的人似乎相對較少一些。在一些網絡調查中,支持黃光裕一方的,點擊量明顯占多數。
為什么呢?許多人認為陳曉的行為有違傳統文化,對“老板”不忠,這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所不愿意容忍的行為,至少,在道德層面,黃光裕占有絕對的優勢。與此相對應,許多人認為,陳曉的行為“不道德”。甚至有人問,家族企業,以后還敢交給外人管理嗎?
面對這樣的局面,更多的旁觀者,也理所當然地認為,在輿論上有優勢在股權上更有優勢的黃光裕,驅除陳曉將是簡單的事情。但最終結果,卻讓許多旁觀者出乎意料。陳曉“贏了”。
這又是為什么?是多數人沒有站在“有理”的一方嗎?如果旁觀者判斷失誤,“錯”在何處呢?
根源在于旁觀者是旁觀者而非利益方。也就是,旁觀者手中沒有國美的股票,他們在這件事上,沒有利益關系。當我們的利益與這場矛盾本身毫無關系,我們在參與爭論的時候,很容易從誰是“好人”,誰是“壞人”的角度,去給相關的人貼標簽。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判斷往往更多地是情緒而缺乏理性。只有當國美的走向與人們的利益發生關聯的時候,人們才會認真思考支持誰。也就是,當擁有投票權的時候,發言者才會更為慎重。股權不僅是權,更是利。
再看事情發生后,當事方的發言及輿論的營造。當事方包括黃光裕和陳曉方面,更包括國美電器的投資方———機構投資者和其他中小投資者。除陳黃雙方外,其他投資者很少發言。陳黃的發言,除有互相攻擊的成分外,更多的是勸說投資者站在自己的一方。但那些擁有投票權的投資者,更多是冷眼看雙方的“表演”。為什么旁觀者們群情激昂而投資者們如此冷靜?因為投資者們的利益在其中,他們雖然也關心誰是“好人壞人”,但更關心誰帶領這個曾經的帝國能夠讓自己手中的股票增值。所以,在看完陳黃的“表演”之前,投資者不會輕易發表自己的意見。
回到前面講的寓言,與旁觀者不同,這些投資者,是這個帝國的主人,主人們尋找一個職業經理人,其核心訴求是誰能帶來更多的利益。當然,這些主人們也可能會判斷失誤,也可能把一個“壞人”選上臺。但這不可怕,既然擁有把人選上去的權利,也就擁有把人選下去的權利。
9月28日的投票結果,其核心顯然不是“誰贏”。
如此說來,包括公共媒體在內的沒有股權的旁觀者,是否應該從一開始就應該閉嘴呢?當然不是。這場爭執雖然跟旁觀者沒有直接利益關系,但存在間接的利益關系。對于旁觀者來講,這場爭執與自己的利益相關方在于,爭執者是否是在按照規則行事,是否做了有損規則的事情。一個公司的內部事務可能只與少數人有關,但一個規則的事情,則跟無數人的利益相關。
所以,在國美之爭這件事上,公眾的關注尤其是媒體的關注意義非同尋常。但如果這些關注僅僅是評判誰是“好人壞人”,顯然意義不大。輿論應該關注的顯然應該是,爭執者為了達到自己的利益目的,其言行是否在既定的法律、規則框架之內?在拉票的過程中,當事方是否有出格的行為?如果不存在這些問題,旁觀者大可不必著急上火。
遺憾的是,作為旁觀者,甚至公眾媒體上的一些言論,許多探討的不是這些核心問題,而是該支持誰的問題。網絡上,一些旁觀者選擇謾罵、攻擊,則更是毫無意義。王海濤(北京 媒體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