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脈六載 氣騰中華
“西氣東輸”成東西部雙贏能源紐帶
新華社烏魯木齊10月8日電(記者熊聰茹)新世紀伊始,西氣東輸一線貫穿東西,把浩瀚沙漠與東海之濱緊緊連接在一起。6年來,這條4000多公里長的“能源動脈”不僅讓西部資源與東部市場實現了對接,使中國能源消費結構悄然轉變,更令3億多人口使用清潔能源的夢想成為現實。
解東部環境之憂、能源之困的新引擎
秋天的秦淮河畔,槳聲燈影,碧波蕩漾,一幅金陵古都畫卷展現在世人面前。
南京市民陸先生對天然氣帶來的實惠連連稱贊:“南京的空氣和環境明顯好了,我們家用上管道天然氣以后一年還能節省900元呢!”
南京港華燃氣公司副總經理李勝華介紹,2006年以來,南京市51萬管道煤氣用戶全部置換成天然氣,超過一半的公交車和出租車改造為燃氣驅動,2008年南京市榮獲了聯合國人居署特別榮譽獎。
截至今年9月,西氣東輸工程累計向南京市居民和企業供氣77億立方米,相當于代替了963萬噸煤,減少50萬噸有害物質排放。
據中石油統計,西氣東輸工程建成以來累計替代標準煤達8000萬噸,減少有害物質排放360萬噸,許多東中部城市再現了藍天碧水。
西氣東輸這個能源“引擎”將東中部經濟結構調整推進到新的高度。國內第二大聚酯生產商——揚州儀征化纖公司經營計劃部負責人說,用上西氣東輸工程的天然氣后,企業每年可節約成本近億元,此外還減少排放二氧化硫1440噸、氮氧化物600噸。
6年以來,江蘇揚子石化-巴斯夫有限責任公司每年以約6億立方米天然氣為原料,打造出年產值近200億元的石化企業。目前,南京市石化行業的直接從業者超過10萬人,間接從業者約30萬人。
西部優勢資源轉化的新通道
西氣東輸工程是“十一五”期間國家建設的特大型基礎設施,其主要任務是將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氣送往長三角地區,沿線經過新疆、甘肅、陜西、河南、安徽、江蘇、上海、浙江等14個省區市。
在西氣東輸工程的巨額投資中,西部省區吸納資金約340億元,其中新疆約200多億元,營造出巨大的消費市場,增加了大量就業崗位。
據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政府統計,西氣東輸工程每年為新疆增加財政收入10多億元,東輸之氣每年還可分離出近60萬噸輕烴和90多萬噸凝析油,帶動了下游加工行業的發展。
新疆拜城縣是西氣東輸主力氣源地。2003年,這個縣財政收入僅4000多萬元,去年財政收入已達4.26億元。縣長努爾·買合賽提說,當地財政收入6年間增長了10倍多,“氣源地老百姓不僅可以直接享用天然氣,通過地方財力的增長,政府還能為老百姓做許多以前想做而無力去做的事。”
優化能源結構的新選擇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能源工業發展迅速,但結構不合理,煤炭一度在一次能源消費中比重高達69%,去年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超過50%,國內能源供應安全及環境承受較大壓力。
據中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最新統計,截至目前,塔里木油田累計向西氣東輸工程供氣超過730億立方米,國內80多個大中型城市的3億多人口從中受益。
中石化一位高級工程師表示,西氣東輸工程改變了中國能源消費結構,6年來天然氣在中國能源消費中比例提高了1.2個百分點,達到3.7%;受天然氣消費市場迅速擴大的影響,石油在能源消費結構中的比重則由22.3%下降到18.6%。
中國科學院院士賈承造說,以西氣東輸工程為骨干、加速營建覆蓋全國大部地區的輸氣管網,提高天然氣利用率,用天然氣替代一部分石油,應該是維護我國石油戰略安全的一種現實選擇。
構建天然氣供應新格局
西氣東輸工程是我國管道建設史上距離最長、管徑最大、施工條件最復雜的天然氣管道。這一工程的建設投產和運行,標志著我國天然氣管道建設水平上了新臺階,為構建全國天然氣管網奠定了基礎。
去年12月底,引進境外天然氣的西氣東輸二線(西段)竣工投運。這條嶄新的“藍金通道”將來自中亞國家的進口天然氣輸往長三角、珠三角等用氣市場,設計年輸氣能力300億立方米。
按照規劃,氣源同樣來自中亞的西氣東輸三線首站西起新疆霍爾果斯,東達末站廣東韶關?梢钥吹,“十二五”期間一個橫貫東西、縱穿南北的綜合天然氣管網即將形成。新的西氣東輸管道在拉動西部經濟發展的同時,將為東中部地區提供更加豐富的資源基礎,并對保障我國能源安全、優化能源消費結構具有重大意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