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訊 10月8日消息,上海樓市剛剛經歷了歷史上最為慘淡的黃金周,7天成交量2.6萬平方米,僅相當于2008年樓市低谷期的一半多。同時,上海地方細則也于昨日發布,不乏限購令等嚴厲措施,令上海樓市雪上加霜。
有觀點稱,一旦取消限購令等短期措施,必引來報復性增長。但上海并沒有像廈門那樣明確限購令退出時間,對開發商而言,最要緊的是如何主動適應市場以活到樓市溫暖如夏的那一天。
部分開發商對新浪財經表示,是否降價已不再需要討論,但降多少,用什么方式讓利卻是目前開發商最為糾結的問題。
國慶前三天零成交 黃金周淪為最慘淡周
“新五條”和“滬十二條”政策效果最先在心理預期方面顯現,“購房者陷入深度觀望和膠著,成交量驟降是必然了。”某開發商表示。
據CRIC中房信提供的數據顯示,在十一黃金周頭三天,上海全市商品房零成交。直到10月4日,黃金周的成交才算“開張”。當日上海商品住宅成交9357平方米。
到了5號,形勢也并未有大的好轉,當日商品住宅成交5926平方米,隨后兩天的商品住宅成交分別達到4887平方米、5986平方米。總計今年十一黃金周成交總量達26156平方米,不到3萬平方。
查閱近5年的上海十一黃金周成交量的數據顯示,今年的十一已淪為最慘淡的黃金周。從2005年到2009年,十一7天成交量最高為2005年的17.8萬平方米,最少的則是2008年的4.6萬平方米,余下的分別為:2009年成交9.3萬平方米,2007為17.0萬平方,2006年為13.8萬平方米。
中房信分析師薛建雄坦言,如果單純看十一成交量,今年是上海史上最低的,但同時要明確的是,黃金周淪為最慘淡周除了房地產調控這個外因,還有供應量內在因素,“與往年相比,今年的供應量也有所下降。”
開發商:降多少最糾結
雖然也有觀點認為,限購令是短期措施,一旦取消,必會引來報復性增長。但上海并沒有像廈門那樣明確限購令退出時間,對開發商而言,首先是主動適應市場以活到市場再次活躍的那一天。
除上海外,已經出臺限購令的城市還有北京、深圳和廈門,其中廈門在國慶前夕出臺的臨時性限購措施明確了時間,即從2010年10月1日起至2010年12月31日,同一購房家庭只能在廈門新購買一套商品住房。
雖然降價與否已不是再需要討論的問題,但降多少,用什么方式讓利卻是目前開發商最為糾結的問題。金地集團上海總經理陳必安近日透露,金地第四季度將會做出相應價格調整,從集團到下面已開始研究具體調整方案。
這也得到了多位開發商的認可,“降是毫無疑問的,但降多少才可以讓購房者心動出手,確實是個難題。”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開發商表示。
業務涵蓋一、二手房的上海中原總經理譚百強表示,相對于個人賣家,開發商業績壓力更大,為提高成交量必會做出一些讓步,但降多少合適卻似乎沒有定論。“買賣雙方會陷入博弈,一直降到賣的動為止。”他還透露,目前開發商的開盤定價越來越謹慎,在做了大量客戶調研摸底工作后,直到開盤前一天晚上才能最終確定。
綠地集團董事長張玉良在與新浪財經獨家對話時也再三強調,每個開發商因自身情況不同,所作出的應對策略也不同。“但作為企業,必定是主動尋求市場導向的,還有政策導向,適者生存。”
談到對市場后期走勢的判斷,張玉良認為,后期上海房價以小幅回落為主,“絕不會出現有些觀點提到的30%甚至50%的降幅。”他進一步解釋到,目前房地產市場受限許多重大背景因素,如人民幣升值預期越來越大、國際經濟形勢復雜等,上海房價在小幅回落后,越來越穩定。
上述不愿透露姓名的開發商還提到,房價已步入量變到質變的轉化過程,而部分未能扛過去的開發商則很有可能被購并重組,行業或將迎來新一輪整合。這一觀點也得到了張玉良的認同,他認為,每次調控對大型房企來說,既是挑戰又是機會,“產業集中度越來越高,可從這找機會。”(金霞 發自上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