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國內財經 > 2010年21世紀論壇 > 正文
人民網北京9月8日電 (記者常紅 王喆)今天下午,“21世紀論壇”2010年會議在京閉幕。全國政協委員、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張志剛在閉幕會上代表第一專題“合作應對挑戰,實現綠色增長”組發言。他表示,中國的未來發展規劃在市場挑戰下是指導性的,應該淡化GDP的指標,建立綜合的經濟增長指標體系。有專家建議,中國人口紅利效應正在消失,出現未富先老的狀況,應該加快社會保障制度的建設,政府可以適當舉債,減持國企股份,用于社保支出,適當調整計劃生育政策,推遲法定退休年齡等。
張志剛說,金融海嘯教給我們什么?有學者認為,此次危機的根源是發源地國家低估了高債務和龐大的經常賬戶赤字風險;新興國家的出口導向戰略造成了全球經濟失衡;“打理好自家事務”的理念使政策集中于短期;在日益全球化的情況下,金融監管在很大程度上停留在國內層面,這樣的體系不具備應對跨國界危機的能力。
另一些學者認為,此次金融危機的主要根源是危機發源地國家長期濫用國家信用,利用全球主要儲備貨幣發行國的地位,用雙赤字政策促進發展和維持高消費;信用評級機構利用壟斷地位,掩蓋信用風險,誤導國際資本流向。鑄幣稅給鑄幣國帶來了極大的利益,貶值給美元持有者帶來巨大的風險;世界經濟安全不能建立在單一貨幣的基礎上。
大家認為,全球問題需要全球性的解決辦法,各國首先要努力把自己的經濟搞好,這是國際合作的基礎和前提。危機后加強在全球經濟和金融領域的合作至關重要,亟需進行一系列重大改革和觀念轉變。學者們指出,為預防危機再次發生,應當加強對金融業的全面監管,加強對全球性金融風險的監測預警,降低杠桿率,防止非理性繁榮,重建銀行與資本市場防火墻;要建立客觀公正的信用評級體系,打破對信用評級的壟斷;對全球主要儲備貨幣發行國的金融運行應由更具廣泛代表的國際金融機構監管;應逐步建立相互競爭多元化的國際儲備貨幣體系。專家們普遍認為,開放的貿易對于促進全球經濟復蘇具有重要作用,應當堅決反對各種形式的貿易保護主義,促進投資貿易自由化便利化;應加塊推動多哈回合談判進程,早日達成平衡的結果。學者們認為,在20國集團主持下制定全球性金融和經濟規則非常必要,20國集團應當機制化。學者們希望,各經濟體的決策者們應有全球視野,高瞻遠矚,謀劃未來。
化危為機,擴大綠色經濟合作。專家們認為,實現綠色復蘇是戰勝危機的根本出路,強調保護環境,重視低碳技術,實現綠色發展,倡導摒棄綠色壁壘,推進全球經濟技術的合作,發揮民間智庫,推動全球經濟技術合作方面的作用。有學者建議,中國政府從財政上給予綠色產能投資一定的補貼,提高環保的標準和資源的價格,調動民間資本投資于綠色產能,有利于形成綠色產業拉動內需,進入下一輪世界經濟發展的制高點。
有專家認為,實現綠色發展需要綠色的金融,而綠色金融應該構建一個政策性的融資體系,打造在市場環境下,多方面形成合力的風險共擔機制,把“消耗型”的資金投入,轉為“循環型”的持續運用。
對中國經濟下一步發展的政策建議。專家們認為,中國等新興市場國家和亞洲地區,為減緩全球金融危機與促進復蘇做出了很大貢獻。中國擴大內需的方針既是正確的決策,也給世界共享帶來希望。全球金融危機也使中國經濟中居民收入差距過大,社保體系不健全,環保制度建設緩慢,資源要素價格長期調整不到位,政府高投資拉動需求的發展模式不可持續,國內產能過剩等問題突出顯現。促進經濟發展的方式應該加快轉變。有專家建議,應該采取措施逐步縮小居民收入的差距,形成以居民消費為主的需求結構,深化政府的改革,提高創新水平,建立有供求關系和稀缺程度決定的要素價格形成體系,加快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等等。
有專家建議,既要有序推進城鎮化,又要加快建設好新農村,還有專家指出,中國的未來發展規劃在市場挑戰下是指導性的,應該淡化GDP的指標,建立綜合的經濟增長指標體系,重點將環境保護、資源和能源消耗等質量指標納入。有專家建議,中國人口紅利效應正在消失,出現未富先老的狀況,應該加快社會保障制度的建設,政府可以適當舉債,減持國企股份,用于社保支出,適當調整計劃生育政策,推遲法定退休年齡等等。與會人士真切地感受到,會議以和平、發展、合作為主旨,順應了時代潮流,反映了共同的心聲,國家領導重視,各國政要出席是論壇成功的前提,各國學者的使命感、責任心和積極參與是論壇成功的基礎,唯感不足的是要求發言的人眾多,發言時間太短,我們期待著這種組織充分,信息量大,含金量高的論壇再次召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