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蔣 曄
2009年以來,上海國資再掀整合高潮。與上世紀末以保住上市公司殼資源為目的的大規模重組不同,此輪整合的著眼點不再是能否“保殼”,而是如何提升國有企業,特別是國有上市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在必要的時候,甚至可以放棄寶貴的殼資源。
近期上海先后有9家上市公司停牌重組,如果算上去年上海醫藥吸收合并上實醫藥及中西藥業組建新上藥集團、上海建工通過增發實現建工集團核心資產整體上市等案例,目前上海國資旗下的大部分上市公司都已參與到這一輪整合大潮中。
1997年上海市政府在國內率先提出了資產重組,由一些經營狀況較好、競爭實力較強的企業出面重組瀕臨退市的上市公司,目的是為了保住殼資源。這種“救死扶傷”式的重組雖然使被重組公司的經營有了一定的起色,但并未能使其成為產業整合的前沿領導力量。
為了向資源優化配置層次升級,上海國資委提出了組建集團、打造行業航母、進行產業優化的戰略重組目標。2003年百聯集團成立,此后由第一百貨吸收合并華聯商廈,合并后的存續公司更名為百聯股份(600631),華聯商廈法人資格因合并而注銷,殼資源也被廢棄,該舉措在國內上市公司中首開先河。
進入2009年后,上海國資重組棄殼現象集中出現。2009年7月,東方航空(600115)宣布換股吸收合并上海航空,重組完成后,上海航空品牌被保留,但殼資源被注銷。2009年10月,上海醫藥、上實醫藥、中西藥業同時宣布重組,三家上市公司資產全部并入新成立的上海醫藥(601607),上實醫藥、中西藥業殼資源被注銷。
與十年前的那輪重組相比,此輪上海國資整合有了新的含義。整合的目的不是為了保殼,而是為了國有上市企業能夠通過做大實現做強,在這一過程中,可以犧牲曾經寶貴的殼資源。顯然,上海國資整合的意義已提升到了一個更高的境界。
有數據顯示,截至2009年底,上海國資控股的71家上市公司總資產高達28815億元,總市值也有14530億元。占據著上海市經濟半壁江山的國有企業,對地方經濟的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放棄對“殼”資源的盲目追求,轉而致力于國資規模和盈利能力的提升,無疑為推進國有資產全面證券化鋪平了道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