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群
據報道,有國家稅務總局官員透露,保守估算,今年全年我國財政收入或將實現8萬億元。如果實現這一數字,中國財政收入將躍居全球第二,僅次于美國。有專家指出,這還只是狹義的預算內財政收入,如果考慮到收費罰款、國企上繳利潤、彩票發行等,我國的全口徑財政收入已超過10萬億元。
如此規模的財政收入,對我們意味著什么?又該怎樣去用?
從理論上說,政府財政收入多,肯定不是壞事。一來,這從一個角度展示了國家經濟實力的發展,金融危機陰霾尚未散盡,許多發達國家的財政收入處于低速增長甚至負增長時,中國今年前五個月財政收入同比增速達到近三成,的確令人矚目。二來,豐裕的財政收入是財政支出的有力保障,政府手頭寬裕了,也就可以有更多的公共支出,用于各種民生需求和社會建設。
8萬億乃至10萬億,這樣的財政收入是不是很高,甚至過高了?有人計算,我國財政收入約為美國的三分之一,而我國GDP總量不到美國的四分之一,認為我國財政收入占GDP的比例過高,且財政收入增速已遠高于GDP增速。顯然,在財政收入接近或超過10萬億元的時候,如何把財政收入控制在合理水平,成為新課題。
財政收入雖躍居世界第二,但財政支出用于民生的比重卻還未到世界第二。雖然近年來用于民生的財政支出不斷提高,但顯然還遠遠不能完全滿足需求。國力增長和財富積聚,是手段不是目標,最終的目標是為了讓國民過上更好的生活。如果老百姓關心的住房、看病、上學等民生問題不能同步改善,那么財政收入增長再快,對百姓的意義就不那么大了。
而從另一方面看,就目前我國經濟的發展階段來說,大力發展基礎設施是政府的重要職能,也需要大量財政投入。這樣,在當前及今后一段時間,中國將面臨基礎設施建設支出與民生福利性支出需求同時處于高點的 “雙碰頭局面”,這就需要維持適度的財政收入規模。
這樣看來,目前的財政收入,說多也多,說少也少。科學合理的財政支出和財政管理,顯得越來越重要,例如壓縮行政管理費用并加強信息公開,做好規劃避免重復建設等。行政成本居高不下的問題,一直為人詬病。應該提高財政收支透明度,借助全社會力量監督評價財政支出的合理性,這樣,有助于壓縮行政管理費用,騰出更多的財政資金,可以用于民生和建設需求,有利于提高全部財政支出的績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