癥結在信貸泡沫而非地產
早報訊 知名的中國經濟及政治分析師大衛·羅奇(David Roche)認為,中國經濟增長正在明顯減速的邊緣徘徊,不過帶來麻煩的并非正在經歷振蕩的房地產市場。
掌管著香港對沖基金Independent Strategy的羅奇指出,作為全球第三大經濟體的中國目前已站在懸崖邊,面臨著銀行大規模放貸帶來的不可避免的沖擊。
他說,我們看到信貸泡沫已開始破裂。他預計中國經濟將會明顯降溫,經濟增幅將從此前的百分比兩位數銳減至6%。
雖然這一增速聽上去可能不算太糟,但羅奇相信經濟降溫帶來的破壞力只大不小,理由是中國銀行領域將因這些年累積的錯誤投資和錯誤定價的資本(編注:此處的定價可簡單理解為利率)而承受重壓。
羅奇說,中國經濟已經見頂,除非美國經濟真正復蘇,并拉動中國的出口。
他警告,未來中國將出現信貸增長和基建支出的嚴重縮水。
對于嚴重依賴信貸和基建的中國來說,這種萎縮實屬噩耗。羅奇說,在全球信貸危機期間,中國之所以成功擺脫衰退,主要是靠橋梁、鐵路等基建項目支出的拉動,據估算去年的經濟增長貢獻中有約90%來源于此。
羅奇指出,約85%的基建項目資金來自本地政府融資工具,它們是從國有商業銀行中借了自己永遠不必償還的錢。
羅奇說自己不看好中國的銀行領域,預計隨著問題貸款越積越多,銀行薄弱的資本支撐狀況將暴露,屆時中資銀行類將出現下滑。
更令人擔心的是,隨著銀行放貸枯竭,將沒有資金來為基建項目繼續注入新的投資,從而侵蝕中國經濟增長模式中的一個重要支柱。
人們對中國潛在資產泡沫的關注大多集中于地產市場,但羅奇認為房價飛漲是與其他領域不可持續的發展交織在一起的。他說,政府只針對地產價格發力將是無用功,“是泡沫自然會爆開,你控制不了它。”
不過,仍有理由相信中國可以躲開最壞的結果。
雖然羅奇看淡與中國相關的投資主題,但他也承認出口增長會給中國經濟帶來保護。
海關總署10日發布的數據顯示,由于出口增幅高于預期,中國4月份意外實現貿易順差16.8億美元,此前經濟學家預計當月會連續第二個月出現貿易逆差。
(編注:本文原載于新華海外財經,略有刪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