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徐暢
國家審計署29日公布的對中國農業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和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的2008年負債損益審計結果顯示,這3家金融機構不同程度存在違規經營和內部控制不到位、風險管理存在薄弱環節等問題,違規經營問題涉及資金共203億元。中國證券報記者發現,這3份審計報告顯示,因風險控制出現漏洞,部分信貸資金違規流入期貨、股市和房地產開發項目。
此前,審計署關于金融機構的審計報告較少發布。分析人士認為,審計署本次發布報告,意在揭示違規經營問題和內控薄弱環節,推動金融機構完善基礎管理、健全內控制度和增強抗風險能力,維護金融資產安全。
3家金融機構違規資金203億元
本次審計發現3家金融機構2008年違規經營問題涉及資金共203億元,主要表現在向不符合貸款條件的企業和主體發放貸款,甚至違規操作等,違規辦理票據業務問題也比較突出。
對農發行總行及8家分支機構的審計查出違規經營問題93.84億元,包括部分分支機構工作人員違規操作、工作失職導致貸款資金被騙取或挪用、向不符合貸款主體資格或貸款條件的企業違規發放貸款,以及以涉農貸款名義違規向城市道路、土地整理等非農領域及項目發放貸款等問題。對農業銀行總行及11家分支行的審計查出違規經營問題105.53億元。對中信保的審計查出違規經營問題3.64億元。
中國證券報記者發現,3份審計報告顯示,因風險控制出現漏洞,部分信貸資金違規流入期貨市場、股市和房地產開發項目。比如,2006年4月至2007年6月,農發行內蒙古烏蘭浩特市支行在已取得該市第三糧庫經會計師事務所審計的財務報表情況下,仍依據企業偽造的財務報表將其信用等級評高,并據此向其提供2.85億元糧食收購貸款,被其用于期貨投機等活動,最終造成8236萬元貸款損失。
政府融資平臺貸款管理薄弱
審計報告顯示,2008年,上述3家金融機構經營管理存在薄弱環節,突出表現在對地方投融資平臺的貸款管理存在風險。
對農發行總行及8家分支機構的審計發現,部分向地方政府投融資平臺發放的商業性貸款存在風險。一是向開工手續不全、配套資本金不到位的建設項目發放貸款;二是有些政府融資平臺采取弄虛作假方式套取貸款。對中信保的審計發現,部分保單的投保目的偏向融資功能,對融資保單中的欺詐風險防范不夠有力;融資擔保業務由于存在風險關注不夠、違反規定程序擔保、保后管理不到位和資金監控難等問題,出現較大代償。
審計署建議,有關金融機構進一步完善內部控制制度,加大風險管控力度,切實樹立合規經營意識。政策銀行應將認真履行政策職責、保證國家政策性貸款的投放效果放在首位,商業銀行應堅持將風險防范和加強內控放在突出位置,不斷提高經營和服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