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涂艷
從2006年1月至2008年3月,個稅起征點經歷了從1600元至2000元的調整;而在2008年至今的兩年中,再次調高起征點的呼聲和爭議似乎從未平息。今年兩會這也再次成了代表們關心和熱議的話題。
調整呼聲不斷
就在2008年底,有關個稅起征點上調至3000元的消息不脛而走,而最終都在人們的苦苦期盼中無疾而終。有關稅法專家表示,起征點的調整不必要經過人大審議,如果按照經濟發展水平的變化而需要調整,直接由財政部和國稅總局等部門上報國務院之后,最終由國務院法制辦最終做出決策。
此次兩會中,有關個稅起征點的建議不絕于耳,其中包括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珠海格力電器總裁董明珠和全國政協委員、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在內,都提出過類似建議。而也有機構預測,由于提高個稅起征點的方案仍存爭論,因此很難在3月份的人大會議公布。
稅負制度或將“大變身”
2500元?3000元?5000元?或者10000元?對于起征點的下一個標準,人們一直存在著不小的疑惑。
北京大學稅法系教授劉隆亨認為,起征點應該調整到2500元到3000元,而中國人民大學財政系教授安體富認為起征點應統一調整到3000元,并建議研究和CPI掛鉤的機制;而知名經濟學家茅于軾則認為,個別地區的起征點調至萬元以上也不過分。
除此之外,有關學者還透露,2009年之所以沒有對起征點進行調整,完全是考慮醞釀稅負制度的一次大的變革。目前,我國實行9級累進稅率,以每月收入3800元(甲)和4200元(乙)為例,按照2000元的起征點,甲的稅率標準為第二檔即10%,而乙則屬于第三即15%。計算下來,最終二者拿到的稅后收入為3800-355=3445元和4200-505=3695元。也就是說,二者的原始工資只差400元,而最后所繳納的個人所得稅就相差了250元。
誰是夾心層?
個人所得稅的調整或許最為牽動“夾心層”的神經。而誰是個稅的夾心層呢?
本次兩會上,就有代表反對簡單提高個稅起征點的做法。其中,財政部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表示:很多富豪比如私營企業主,他們不給自己發工資,反而把自己的家庭消費等支出列入企業的成本中,并在企業所得稅稅前進行扣除,而且富人擁有大量的金融資產,可以憑借金融資產每年獲得大量收益,但是稅制卻無法對此進行調節。
另外,目前我國個稅以調整工資、薪金為主,隨著投資理財近幾年在國內的普及,包括投資股票、基金等金融產品的收益并沒有個稅納入征收范圍內。對于工薪階層,特別是沿海發達地區的工薪階層來說,2000元的起征點明顯將加大個稅負擔,而他們就正屬于既低收入人群和富人之間的“夾心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