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3月11日電(記者 劉歡 江國成 王優玲)中國國家統計局11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2.7%,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PPI)同比上漲5.4%。
這兩項數據,特別是CPI超出了市場預期。國家發改委價格監測中心分析預測處處長徐連仲表示,雖然數據有點出乎意料,但是考慮到當月的春節、氣候等因素,還是在正常范圍內。
他認為,這種短期、季節性的因素不會對全年物價走勢造成太大影響,完成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居民消費價格(CPI)漲幅3%左右”這一目標,不存在太大問題。
以CPI為核心指標的物價,不僅關系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也是經濟運行情況的靈敏反映。隨著中國經濟的企穩回升,通脹預期逐漸顯現,食品類價格漲幅近期比較突出,價格和通脹預期再度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月份CPI漲幅比上月擴大1.2個百分點,創下16個月以來的最大升幅;PPI連續第三個月上漲,漲幅明顯加快。
之前大多數機構預測,2月份CPI同比增幅將升至2%以上,均值在2.3%左右。此次CPI超出市場預期的上漲,引發一些人對通脹預期加強的擔憂。
國信證券分析師李懷定認為,物價指數仍會繼續向上,根據歷史經驗,預計10月份CPI將突破3%,達到3.5%的高位。
2月份CPI增幅高于目前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2.25%,使得市場加息預期增強。海通證券宏觀首席分析師陳露說,CPI超預期上漲將會引發市場對于加息的熱議,然而她認為目前仍然不會動用利率工具,上半年或將再次提高存款準備金率。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認為,2月份中國CPI漲幅加速,主要是春節因素推動。去年春節前后因受金融危機影響,消費相對低迷,今年春節期間消費旺盛,帶動價格上漲;再者,去年春節在1月份,2月份價格漲幅不太明顯,基數因素也影響了今年2月份的CPI增幅。
中國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表示,今年的通貨膨脹情況將溫和可控,工業領域的過剩產能與糧食豐收將有助于穩定物價。隨著天氣轉暖,導致蔬菜、水果價格上漲的因素將逐步消失,今年3月份CPI將有所回落。
多家機構分析認為,目前中國并不具備通脹持續快速走高的基礎,但是當前還需要警惕推動價格上漲的因素的變化。當前經濟重回上升周期,一季度產出缺口有望修復,總需求持續擴張將主導物價加速上行。同時,2010年貨幣信貸將平穩增長,較為寬裕的整體流動性對物價的推升作用也將在2010年內逐步體現出來。
此外,去年價格變動的翹尾因素、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的傳導效應,以及國內貨幣信貸增長的滯后影響也會助推物價上漲。
專家表示,近期央行不會加息,但是如果未來物價指數不斷攀升,加息時點將會提前。
中國央行同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7001億元,較1月份1.39萬億的新增規模降約五成。同時,2月份的M2和M1增速雙雙回落。專家認為,未來需要適度收縮流動性,以防止通貨膨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