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記者 王延春
2009年底,全國矚目的山西煤炭業重組已到“收官”階段,一封民間來信遞到了中央高層手中。
這封信的詳細內容未見披露,但看到此信的知情人士告訴《財經》記者,該信對礦權補償、信貸風險等問題提出了質疑和擔憂。
這封信很快得到高層批示,要求相關部門就山西煤炭重組的進展和問題進行摸底。
實際上,對山西煤改會不會走得太快、太急,會不會粗暴地“大吃小”“國吃民”的擔憂,從重組一開始就存在,并引發了外界近乎一邊倒的批評之聲。
2009年11月8日,浙江省浙商資本投資促進會上書,要求對山西最新一輪煤礦兼并重組的合法性、合理性進行審查處理。建議書一式六份,直送全國人大、政協、國務院與山西省人大、政協、省政府。
2010年1月9日,該促進會再次發表“公開信”,對山西煤炭重組中存在的問題提出質疑,建議全國人大、國務院以及山西省人大進行審查。
《財經》記者獲悉,高層批示之后,國家發改委體改司、國家能源局煤炭司等相關部門立刻組成聯合調查組,于1月中旬奔赴山西進行調研摸底。調查組不僅了解了山西煤炭重組的情況,而且評估了山西煤炭市場形勢,討論了整合后的非煤產業跟進、資源型經濟轉型等問題。
據悉,目前調研結果已經形成報告,并呈送高層。一位接近調查組的知情人士向《財經》記者透露,國家發改委對山西煤改的進展基本持肯定態度。
國家發改委一位要求匿名的官員也向《財經》記者證實,山西以犧牲GDP為代價進行的這場兼并重組,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決策層的認可。
2008年,山西煤炭產量6.56億噸,2009年降為6.15億噸。
1月5日,山西省政府舉辦了一次媒體通氣會,出席這次會議的國家能源局副局長吳吟表示,山西煤礦兼并重組符合煤炭工業的發展方向,不但要在山西推廣,更要向全國推廣。
山西的目標是,到2010年初,全省煤炭礦井總數從2008年9月的2600座減少到約1000座,30萬噸以下煤礦全部淘汰。
據悉,國家能源局已經向國務院上報文件,希望將山西的經驗推廣到全國煤炭產業。
1月18日,國家發改委主任張平、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徐憲平也赴山西調研。據山西新聞網報道,張平表示,“山西煤炭資源整合非常必要。”
山西煤炭改革啟動后,河北、內蒙古、山東、河南等煤炭省份陸續到山西“取經”,希望從山西模式中尋找推動本省煤炭業兼并重組的經驗。
《財經》記者還了解到,中組部前不久也赴山西調研,基于實地調研情況,調研組認為,本次山西煤改也是整治腐敗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