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張敏 發自北京
在地價普漲的情況下,國土部正在醞釀公開土地使用信息,加強批后監管。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30日獲悉,中國土地勘測規劃院正在匯總各地的數據,對地價進行計算。根據目前已經上報的數據,今年全國地價水平普遍高于去年,其中,中西部城市地價漲幅較大。
據記者了解,國土部正在制定相關規定,要求各地規范土地出讓合同,并將土地成交、出讓金繳納、開竣工時間等信息向社會公開。
中西部地價漲幅大
每經記者昨日獲悉,中國土地勘測規劃院正在匯總全國105個城市的數據,對今年的土地供需狀況和地價水平進行計算,監測報告將于下月發布。
中國土地勘測規劃院地價所所長趙松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從目前已匯總的數據來看,今年全國的地價水平普遍高于去年。其中,中西部城市的地價漲幅較大,個別東部城市的地價有所下降,但總體水平上升。
來自中原地產的報告顯示,2009年,四個一線城市的土地平均溢價率均在60%以上,最高的上海達到105%;同時,今年我國土地市場的平均流標率為17%,比去年降低8個百分點。其中,深圳的流拍率為0%,去年則是46%。
趙松表示,去年土地市場低迷,流拍流標現象頻現,“翹尾因素”使得今年的地價水平高于去年。其中,商業和住宅地價隨房地產市場的回暖繼續上升,工業用地也基本擺脫了政策因素的影響,價格有所回升。
來自中國土地勘測規劃院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度,全國105個主要監測城市地價總體水平為2519元/平方米,商業、居住、工業地價分別為4287元/平方米、3561元/平方米和610元/平方米,同比增長率分別為-0.12%、0.85%、0.73%、-1.52%。
土地利用情況將公開
記者還了解到,國土資源部正在制定相關規定,要求完善土地出讓合同和劃撥決定書,對宗地規模、出讓金繳納、受讓人條件、開竣工申報、違約責任等進一步作出明確約定。
同時,各地還必須將受讓人、位置、面積、用途、成交時間、成交價格、出讓金繳納情況、開竣工時間等信息上傳至指定網站,向社會公開。
“很多地方只強調向市場供應了多少土地,卻不敢公開土地的使用和開發情況。”一位接近國土部的人士向記者表示,很多地方都疏于土地的批后監管,一些地方的土地管理部門,甚至根本不了解當地的土地利用和閑置狀況。
該人士還表示,一些地方為了應付信息公開的相關規定,僅將土地出讓信息公開數日便匆匆撤下,使得很難了解到歷史數據。這種現象也應當嚴厲禁止。
來自中原地產的數據顯示,2003~2007年間,全國40家重點開發商獲取的約4338公頃(345塊)土地中,有23%目前仍處于未開工狀態。2008年和2009年間,新增的未開工土地面積相當于原有的50%。
保證保障房土地供應
每經記者從國土資源部獲悉,在29日上午召開的國土資源部第50次部長辦公會議上,國土部要求各地在3月底之前,將明年的城市建設用地計劃上報,申報規模不得突破年度土地利用計劃。
國土部還要求,合理確定城市用地規劃用途,按照首先滿足民生工程和基礎設施建設、控制工業用地的原則申報城市用地,保證保障性住房(含棚戶區改造)用地。
趙松向記者表示,雖然今年很多城市都超額完成了土地供應任務,但由于保障房多屬配建項目,不少地方在供應保障房土地中仍然不夠積極。
她認為,應該繼續緊縮別墅等高端住宅用地的供應,加大中低價位、中小套型商品房的土地供應,并通過提高容積率等方式為市場提供更多的房源。
同步播報
京土地出讓金超900億中服地塊延期入市
每經記者 張敏 發自北京
昨日(30日),北京今年最后一批經營性地塊拍賣完畢。七宗地塊的成交總金額為77.7億,這也使得今年北京市土地出讓價款超過900億。
根據北京市土地整理儲備中心的數據,今年北京共成交經營性用地133塊,土地面積1241公頃,建筑規模1663萬平方米。總成交金額約923億,相當于過去兩年的總和。截至30日,備受關注的“中服地塊”仍然沒有入市,根據北京市土地整理儲備中心的公開信息,中服地塊的擬入市時間為今年12月,不過,該地塊還沒有進行網上掛牌競拍程序。
不少業內人士認為,由于“中服地塊”位置優越,前期手續較為復雜,預計入市時間極有可能推遲到明年。此前曾有人計算,作為CBD區域的商業地塊,若“中服地塊”的樓面價達到30000元/平方米,其總價將超過100億元,成為僅次于廣州科學城地塊的“歷史第二地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