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言:這是一條扭曲的利益鏈,但卻具備廣泛存在的制度基礎。
據12月28日創刊的《財經國家周刊》報道,優質項目已成為地方政府向銀行施加影響的重要籌碼。10萬億元天量信貸背后,手握壟斷資源優勢的地方政府與銀行關系空前密切,互為妥協的結果是,銀行已不知不覺地被地方政府不斷擴張的“投資沖動”綁架。
這是一條扭曲的利益鏈,但卻具備廣泛存在的制度基礎。
《財經國家周刊》記者深度調查發現,伴隨著天量信貸的出爐,銀行之間的惡性競爭已達白熱化。“各銀行對優質項目、優質客戶的爭奪,可謂驚心動魄”,商業銀行人士告訴《財經國家周刊》,尤以地方國有項目為甚。
在總行空前加強的信貸考核機制下,為完成信貸擴張,拿到大單,“大家使出渾身解數,甚至幫客戶解決各種公私問題”。
“就依據一份五年前的可行性報告,而且證件還不齊全,20天就發放了貸款。”商業銀行人士如此告訴《財經國家周刊》。
這種非理性的競爭,為地方政府進行更大規模的投資擴張提供了“進一步想象的空間”。 反過來,為確保市場份額,幫助來年的信貸任務儲備資源,銀行又需進一步滿足地方政府的需求。
扭曲的“互換”,給銀行信貸資產埋下隱患。商業銀行人士認為,由于信息不對稱和一些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的不規范運作帶來的風險,不容小覷。
華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陸磊認為:信貸與財政政策配合拉動經濟重新進入高速區,經濟的高增長會使銀行一些潛在的壞賬風險消化。但如果經濟增長不盡如人意,風險就將加速釋放。
明年,雖有信貸規模管控,但不規范的銀政合作的制度土壤并未全然消解,如何使其回歸理性渠道,有待破題。
商業銀行人士認為,繼提高對銀行資本充足率和撥備覆蓋率的最低要求后,銀監會發布的“三個辦法和一個指引”,將對銀行信貸資金流向有所管控。但破解上述扭曲的利益鏈條,更需地方經濟發展方式與政績考核制度的改良,以及商業銀行發展模式的深層次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