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政策為“價格體改”留有空間
周小川 CFP
本報記者 蔣云翔 北京報道
“(貨幣政策)要考慮能源、水資源、公共交通等公共事業的價格體制改革。”12月22日,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表示,央行支持這些價格體制改革,同時在制定貨幣政策時要對此留有空間。
周小川是在“2009中國金融論壇”演講時作出上述表述的。目前,包括水資源在內的多項價格體制改革正在醞釀。
他認為,雖然價格體制改革有可能與央行保持低通脹的目標沖突,但改革有利于資源配置優化,可以給未來的經濟增長、低通貨膨脹打下基礎。
據此,周小川認為中國的貨幣政策目標不能單一化。他還在點評目前流行的貨幣理論的基礎上,系統闡述了“中國在考慮自己的貨幣政策時跟別人有哪些差別”。
流行的貨幣理論認為,央行的貨幣政策目標、貨幣政策工具都要簡化為一個。周小川則認為,中國的貨幣政策目標不能簡化,仍保持為四大目標;貨幣政策工具也不能簡化,仍需要保留利差調控、存款準備金率等多種貨幣政策工具。
四大目標不能簡化
目前中國央行貨幣政策的四大目標分別為低通脹、經濟增長、較多的新增就業以及國際收支大體平衡。
支持貨幣政策目標單一化的理論認為,四大貨幣政策目標都是重疊的。比如強調通脹目標論的理論認為,只要把通脹保持在比較低的水平,就能動員國內的儲蓄積極去投資,這樣必然獲得高GDP增長。既然GDP增長了,就業率自然也就會高。
“多個目標是相關聯的,但不是都重復。”周小川指出。事實上,經濟危機的復蘇過程中就出現過無就業復蘇,即經濟增長并不伴隨著就業增加。
而在多個政策目標之間,還可能有一些目標是相互沖突的,這使得政策制定者必須在多個目標之間進行取舍。周小川表示,多目標不是都能達到,需要權衡,且很難將多目標簡化為單一政策目標。他認為,貨幣政策還必須考慮支持資源配置優化,這是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的過程中需要特別強調的。
周小川表示,中國過去價格體系是不合理的,改革需要承擔一定的通貨膨脹。但改革使得資源配置進一步優化,從而給未來的經濟增長、低通貨膨脹打下基礎。所以必須在當前的目標優化和未來的目標優化之間做權衡,動態地考慮問題。
對于國際收支平衡,其他實行自由浮動匯率的國家并不將這一目標列入貨幣政策目標。但周小川指出,國際收支平衡對中國是很重要的因素,國際收支平衡對貨幣增長量、通貨膨脹的影響非常明顯,央行不可能不去關注國際收支平衡。
政策工具保持多樣
在政策工具的選擇上,貨幣理論也強調簡單化。美聯儲在此次金融危機之前的主要工具只有一個,即聯邦基金利率。
更激進的理性預期學派則認為,只要做好中央銀行與公眾的溝通,做好對通貨膨脹預期的溝通和引導,就可以實現低通脹。
周小川認為,只強調央行和公眾的溝通是不夠的。尤其在資本市場上容易出現一些不理性行為,如羊群效應、跟風效應、僥幸心理等。即使投資者是理性的,他也不一定會追求定價的合理性。投資者的理性是為了賺錢,他并不關心這個定價是否在宏觀上合理,是否會產生泡沫等問題。
他指出,對中國來講,只強調溝通和引導就更不夠了。因為中國的市場還不夠成熟,證券市場、房地產市場都很新,很多投資者還遠沒有經歷大起大落的經驗,還沒有總結出正確的知識和經驗。“除了強調要簡潔、溝通以外,還需要有更多一點的工具來執行貨幣政策。”
存款準備金是人行近兩年使用得比較多的政策工具,但國際上認為存款準備金作為一個貨幣政策工具應該廢棄。周小川表示,“中國還有國際收支不平衡、外匯占款和對沖的問題,所以存款準備金是需要強調的”。事實上,存款準備金正是央行用以對沖外匯占款的主要政策工具。
此外,周小川表示,央行還會對利差進行調控。“這既跟轉軌期間金融機構盈利能力有關系,也跟我們的風險判斷有關系,改革過程中我們還有很多事情沒有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