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挾咄咄逼人的資金優勢,國企在房地產市場風頭強勁,一些國企、央企更是頻頻成為“地王”買家。持續的“國企熱”會不會“燙傷”房地產業?不少業內人士認為,部分國企借助于資金優勢進行的開發、拿地行為,將進一步刺激房價過快上漲,對房地產市場帶來較大沖擊,并增加后市調控的難度。房地產業“國企熱”利弊如何尚難定論,但應警惕其“做大”樓市泡沫的可能性。
前三季度國企“一統天下”
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房地產企業銷售額前十強中,包括前三名在內的6家企業均為國企。戴德梁行華東區綜合住宅服務董事伍惠敏說,2007年A股市場排名前十的房企中有6家是民企,而今年則是國企“一統天下”。
在土地市場上,國企表現更為強勢,是各地“地王”最主要的買家。4月29日,杭州上城區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7億元奪得南山路勾山里B地塊,樓面地價高達4.6萬元/平方米。6月30日,中國中化集團旗下的中化方興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出資40.6億元摘得北京廣渠路15號地塊;在9月刷新上海“地王”紀錄、將地價推高至70億元以上的中國海外發展等,也為國企。
一國資房企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以來公司貸款變得“特別寬松”,往往是多家銀行主動找上門,請求“幫幫忙”貸點款;對有些上10億元的項目,則會由總行的領導親自來打招呼。一位不愿具名的國企負責人說,原先國資委規定只有16家央企可以進入房地產,其他企業不能進入。“但近兩年來,部分央企,特別是傳統加工企業、生產制造企業效益不理想,出口又受影響,所以傾向于在房地產業中加大投資。”
長期研究樓市的上海市政協人資環建委專職副主任孫鐘炬認為,國企紛紛進入房地產業,既是“冒險意識”推動,也是“利益驅動”使然。
非理性拿地抬高地價
一些業內人士認為,國企“強悍”入市,是抬高地價、加快房價上漲的重要原因。一位進入上海已有10多年的港資房企人士說:“現在一些國企連樓面價超過2萬元、3萬元的地都會毫不猶豫地去拿,這讓大家有些擔心,如果一兩年后這樣的價格賣得動,那就說明房價上漲太快了;如果企業不開發,那就是炒地,借此融資圈錢。”他說,一些國企的主業并不是房地產,但頻頻制造“地王”,這將加劇市場的泡沫化、非理性程度。
業內人士建議,要規范不以房地產為主業的國企的投資行為,嚴控國企資金非理性進入樓市。此外還應完善國企投資房地產的風險評估和風險控制,嚴查國企炒樓、炒地行為。
據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