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牌”報紙和“國字頭”企業的正面交鋒
本報記者 李景
一篇報道讓企業和媒體鉚上勁,這不是什么新鮮事。
最新的一出對抗,源自2009年10月15日新華社主辦的《經濟參考報》對河北武安市兩座鐵礦的尾礦排放調查,鐵礦屬于中國五礦集團公司邯邢冶金礦山管理局。
名為《中國五礦邯邢局兩鐵礦:非法排尾禍企殃民》的報道刊登后,五礦集團迅速于第二天向多家媒體發出澄清說明。隨后,《北京日報》、中國新聞網等刊登消息,引用五礦集團辦公廳主任馬駿的話,稱上述報道“嚴重失實”。
調查,反調查
“有些事情,我真不知道該怎么說。”李新民從辦公室角落的座位上站起來,一路踱到門口,也沒能想出合適的話來。第二次從武安礦區回到北京的他,正預備將新一輪報道送新華社主要領導批閱。
因為自己的報道是職務行為,李新民一開始婉拒中國青年報記者。后經報社批準,他接受了采訪。
讓李新民不知從何說起的,就是10月16日由五礦集團召集、多家媒體參與的“澄清說明會”。會上,五礦集團新聞發言人直指李新民的報道“與事實嚴重不符”,且采寫報道的過程中“既沒有與當事企業進行核實,也沒有與當地政府進行核實”。
嚴厲的指控甚至讓《經濟參考報》總編輯杜躍進也有點兒坐不住了。“這對我們報紙,甚至對新華社的聲譽,都造成了很大影響。”他表示。
澄清說明會的同時,五礦集團還致函《經濟參考報》,要求其“立即停止一切對我集團公司可能造成的進一步侵害,對不實報道應迅速加以澄清,并采取必要的措施消除不良影響”。
報社和作為記者的李新民本人并不是沒有遇到過類似的事件,但以往,通常是自認為“被不實報道”的企業直接致函報社。以新聞發布會形式直接向公眾宣稱報道不實的情況,還是頭一遭。
“我當然采訪了當地企業和政府。”李新民說,“我先走訪了當地村民、企業及政府部門,還走訪了排尾企業:北洺河鐵礦、玉石洼鐵礦,最后趕到邯邢局,經局辦聯系采訪了此前曾拒絕過我的北洺河鐵礦副礦長。”
第二次來到邯邢局,李新民又見到了當時接待他的局辦副主任。
“我明明來過,你也看到了,也說話了,怎么說我從沒來采訪過?”李新民追問。對方則連連以點頭作答。
“新華社對新聞報道的要求何其嚴格。”李新民從辦公室的書柜中抽出一本《新華社職業化標準手冊》,藍色封皮的小冊子規定新華社的記者必須“深入調研”、“真實報道”。
“不僅僅是新華社,所有的媒體,所有的新聞工作者,不都應該是這樣的嗎?”
年過40歲的資深記者不是第一次遇到這類事情。就在兩年前,他的兩篇報道曾分別遭到青海省政府和山西長治一家國有企業的質疑。“我調查你,你不同意我的報道,認為我失實,反過來再調查”,李新民甚至給深度報道遭遇質疑乃至訴訟風險造了個名詞——“新聞反調查”。
“媒體當然應該被監督。”李新民并不認為“新聞反調查”的存在不合理,然而“怕就怕沒有調查,只是文過飾非”。
李新民覺得,報紙刊登報道后不過第二天,五礦集團就召集媒體公布他們自己的“澄清說明”,并認定《經濟參考報》報道嚴重失實,間隔時間如此之短,“新聞反調查”顯然沒經過什么調查。
報社針對“澄清說明”所寫的“情況說明”上報后,新華社主要領導作出批示,組成三人采訪小組,再次對武安市兩座鐵礦進行深入調研采訪。
“任何‘反調查’對記者而言都是一種考驗。”李新民認為,但只要采訪過程扎實、全面,就經得住這種考驗。
確如馬駿所說,這篇針對五礦集團下屬鐵礦的報道,未見五礦集團對此事的意見。但報社支持記者的報道,“我們報道的鐵礦,相當于五礦子公司的子公司,記者已在當地采訪了他們。”
分歧在于,李新民認為自己完成了記者采訪的必要步驟,五礦則認為《經濟參考報》并未經集團同意,也未向其核實,報道基礎僅為“幾個上訪的村民”。
要真實,更要平衡?
五礦集團新聞部原本不愿對此事多作評價。
“要考慮到這件事情的敏感性。”五礦集團辦公廳主任馬駿對中國青年報記者說。
“敏感性”指的是《經濟參考報》與被報道的邯邢局,一個屬于新華社,另一個則屬于骨干央企,雙方“最好不要有太多的爭執”。
五礦集團新聞部一名工作人員建議記者參考10月16日的“澄清說明”,并一再重申《經濟參考報》的采訪從未接觸過五礦。當記者提及北洺河鐵礦工作人員曾接受《經濟參考報》采訪時,該工作人員則頗為敏感地詢問記者是否與《經濟參考報》有聯系。
最終,馬駿對本報記者解釋了五礦的無奈之處。
他承認,李新民的確走訪過五礦下屬的小鐵礦,但那只是“很基層、很基層”的鐵礦,連其主管部門邯邢冶金礦山管理局都沒找,遑論五礦集團。
至于北洺河鐵礦負責人一開始拒絕接受采訪一事,馬駿則如是解釋:“不接受采訪的理由有很多種。”
確不知情、限于商業機密不便答復,或是實在沒有精力和時間接受采訪,都被認為是可能的理由。馬駿及新聞部工作人員都認為,《經濟參考報》無論如何還是應當與五礦集團取得聯系。
“一個公司有公司內部的規定,員工怎么能隨便接受采訪呢?”
馬駿堅信,如果李新民在采寫報道時和五礦集團積極溝通,事情的發展就不會是這樣。
“五礦對企業社會責任非常看重,而且并沒有停留在口頭上,如果(媒體)發現問題,一定會引起(企業)重視。”當記者疑惑五礦集團是否也會如其下屬公司那樣拒絕采訪,馬駿這樣分析道:“事有輕重急緩,我們一定會在盡量短的時間內作出安排并回復。”
在他看來,由于沒有接觸過五礦集團,只是“非正式”地在基層作調查,《經濟參考報》此役可說是“僅憑一方的指證與控告,就對另一方發起攻擊”。
而新聞部的上述工作人員則更加理直氣壯:“他們只是采訪了極個別的當地老百姓,我們這里還有83名當地村民的聯名信,抗議《經濟參考報》報道不實呢!”
當記者提出是否可以看看這封聯名信,他表示“不太方便”,并稱該份文件“《經參》那兒也有,你可以上他們那兒看”。
相較之下,慣常與媒體打交道的馬駿更為謹慎,對話中,他的語速始終不緊不慢。“記者在下面看到的情況到底是真是假?”他反問中國青年報記者。在他看來,沒和五礦聯系,就無法對“基本事實”有所了解,寫出來的報道難免“嚴重失實”。
這與五礦集團的“澄清說明”有著一脈相承的邏輯。在這份對外發表的說明中,五礦集團最強調的部分即是該報道內容“既沒有與當事企業進行核實,也沒有與當地政府進行核實”。
沒有人深究這其中的因果關系,平衡報道在這里似乎與真實報道悄悄畫上了等號。
“我們和許多媒體都保持著非常好的關系,他們有什么報道也會事先給我們看,都是寫得不錯的報道。”有評論稱,這或許才是馬駿和五礦集團對《經濟參考報》的報道嚴重不適應、進而批其失實的原因。
此前,在有多家國內媒體和外媒參與的一次午餐會上,馬駿也表述了相似的看法。“這是新華社的報紙,他們怎么能這么做?我們是國有企業!”據與會者透露,當時他這般抱怨道。
誰是權威,誰更權威
馬駿或許不知道,他口中“新華社的報紙”,并非第一次對國有企業發難。年初,中國國電集團與中國節能旗下的兩家子公司在設備招標書中指定設備來源及價格一事被《經濟參考報》曝光后,兩家企業先后責令子公司對此進行整改。
這或許給了《經濟參考報》此次強勢應對五礦集團發難的底氣。
在五礦集團發出“澄清說明”后,報社同新華社迅速作出反應,派3名記者再度前往武安市進行調查。采訪組回來后,結論是該報道沒有問題,而且這次拿到了更多情況,“照片比上一次還多”,相關后續報道“很快就會出來”。
令《經濟參考報》更有底氣的是五礦集團“澄清說明”中的漏洞。
被五礦集團用來證明其尖山北尾礦庫合法運營的原國家環保局第14號令,實際上已從2002年2月1日起廢止,代之而行的是國家環保總局第13號令。而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第6號令也對尾礦庫的安全監督和管理有額外的規定。13號令與6號令中,多處內容直指五礦集團的“澄清說明”中所涉及的情況。據此,尖山北尾礦庫運營正當性存疑。 “他們這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李新民笑稱。
但五礦集團并不準備退縮。馬駿告訴記者,盡管五礦集團此前并不了解下屬兩個小礦的具體情況,但消息見報后,五礦集團自己的調研隊伍第二天便開赴武安市。
如此,“澄清說明會”召開的時間與調研隊伍出發的時間大致相同。李新民和他的新華社同事在武安第二次采訪時,還遇到了五礦集團的調研人員。
“最后的調研結果,和‘澄清說明’基本是一致的。”馬駿斬釘截鐵地說,“不過,我們調查有人信嗎?”面對媒體掌握話語權的現實,財大氣粗的五礦集團倒也生出些憤懣。
據悉,由國資委派出的調查組已于日前返京,調查結果“應該這幾天就能出來”。
“看權威的調查(結果)嘛!”面對外界紛爭,馬駿顯得很有自信。
無論第二回合雙方是否仍能堪稱打成平手,媒體與企業的微妙關系圖景已在此數天內繪制完畢。
“五礦認為,我們去下面采訪,一定要征得上面同意,這完全是不對的。”《經濟參考報》總編杜躍進說。李新民也給了一個形象的比喻:“這就好像要求我去縣城采訪必須先經過國務院批準一樣。”
馬駿則替“企業、政府、機關”打了一張同情牌。“現在輿論影響力太大了,媒體幾乎無處不在。”他感嘆,“職能部門從各方面來講都沒能作好準備,他們大多要忙于主業,不知道如何應對媒體。”
第二輪采訪,五礦集團與邯邢局事先溝通,其下屬兩家鐵礦皆接待了新華社記者的采訪,程序算是按照五礦的要求走了一遍,“沒什么問題”。
即便如此,經驗老到的馬駿還是不無擔心,“一旦接受采訪,話說得多了,完全不知道最后會被寫成什么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