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主流思潮正在反思“鼠吃貓”的市場制度?
每經記者 劉琳 發自北京
諾貝爾經濟學獎作為本屆諾貝爾獎項最后的一道懸念,于北京時間昨晚7時許揭曉,得主是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經濟學家奧利弗·威廉森(OliverE.Wiliamson)和印第安納大學女教授埃莉諾·奧斯特羅姆(ElinorOstrom),他們的獲獎理由是:其研究證明經濟分析可以更清晰地顯示社會組織的結構。
這兩位學者的研究范疇,均屬于新制度經濟學領域,其中威廉森是“新制度經濟學”的命名者;奧斯特羅姆則是首次獲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女學者,長期研究集體組織如何成功管理公共財產。
獲獎頗具“黑馬”特色
對新制度經濟學有長期研究的清華大學金融系主任、新制度經濟學學會的創辦成員李稻葵昨晚對記者表示,這次獎項的頒布,在研究分支和獲獎人的選擇上,都頗具“黑馬”的特色,“熱門候選人紛紛落馬,包括非常應景的貨幣政策理論研究者,比較流行的氣候經濟學研究者。”
除了研究領域以外,獲獎人也頗令人回味。威廉森可謂新制度經濟學中響當當的人物,他與科斯同被譽為新制度經濟學的“鼻祖”,而他卻在科斯問鼎經濟學 “寶座”后的15年才摘得諾獎。他在后來的研究中,不僅將科斯的理論“發揚光大”,還成為了“新制度經濟學”的命名者。
奧斯特羅姆則出乎所有人預料,她值得關注的不僅是她的性別,還有她的鉆研領域,她本身并非經濟學人,而是一名“政治學家”。
李稻葵認為,諾獎選中一位政治學研究者,一方面說明諾獎評判的標準在發生變化,同時也在暗示人們,瑞典皇家科學院的評委們也許正在思考一些更深層次的問題。
金融危機癥結不在經濟?
據分析,之所以在研究領域和候選人上都出現“黑馬”,是因為諾獎開始更加關注社會輿論的影響,關注主流社會思潮。
“如果找一個跟現實非常緊密的學科,在全球經濟一團糟的局面下,難免會被挑刺兒。”李稻葵說,“而新制度經濟學更加哲學,更加思辨,不僅避免受批評的風險,還暗示了評委更加關注危機的制度根源。這與西方當下的主流思潮也相契合。”
由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危機,在脫離了實體經濟的金融數字游戲背后,似乎有著更多的社會命題。
“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發現,大資本鉗制政府監管,公共服務機構受到利益集團左右,才是導致這場危機發生并愈演愈烈的根本原因所在。”李稻葵說,“也就是有些人形容的 ‘老朋友資本主義’,或者叫‘鼠吃貓’的市場制度,才是根源。”
所以,此次諾貝爾經濟學獎似乎希望告訴人們,解決這場金融危機,遠不像資產負債表上的盈利那么簡單。“西方的制度出了問題,真正走出這場危機的陰影,路還很長。”李稻葵說。
名詞解釋
新制度經濟學
新制度經濟學作為經濟學的一個分支,就是用主流經濟學的方法分析制度的經濟學。其本身已經超出了純粹的經濟學范疇,其研究內容涵蓋政治學、社會學等諸多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