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國有權益約104億元 第二批企業劃轉至市國資委旗下擬年內完成
東方早報記者 黃淑慧
按照今年年底前后上海完成國資監管“全覆蓋”的時間表,8家原屬于相關委辦局監管的企業于日前劃轉到上海市國資委旗下。第二批企業的劃轉擬在今年年底前完成。
第一批劃轉的企業是政府機構改革第一批明確“三定”方案的16家委辦局和市外辦所屬企業,共涉及8家企業,國有權益約104億元。
兩種管理方式
上海市國資委有關人士對早報記者表示,劃轉接收之后,對這類企業的管理方式有兩種,一種是由市國資委直接管理,另一種則根據經營范圍的相關性,由市國資委下屬企業管理。
具體而言,劃轉至市國資委管理的有:上海創業投資有限公司、上海市工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市商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外經貿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上述四家企業原先分別由市發展與改革委、市經濟信息委、市商務委管理。
劃轉至市國資委下屬企業管理的分別為:上海久聯集團有限公司由市發展與改革委劃轉至申能(集團)有限公司。2000年1月18日成立、注冊資本5億元人民幣的上海久聯集團有限公司,主營石油交易中介、期貨經紀、現貨商品貿易等。上海久聯旗下擁有上海石油交易所有限公司、上海久恒期貨經紀有限公司、上海匯金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等。
而上海市水利工程設計研究院、上海鑄管廠由市水務局劃轉至上海現代建筑設計(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國際交流服務公司由市外辦劃轉至上海市衡山(集團)公司。
“三個”不變
按照計劃,此次劃至上海市國資委的8家企業僅是第一批,第二批主要是17家之外的其他委辦局所屬企業,擬在今年年底前完成劃轉;第三批主要是針對一些情況較復雜的企業,爭取在今年底或明年初完成劃轉。
屆時,上海國資監管“全覆蓋”的目標基本完成。根據今年8月出臺的《關于進一步推進上海金融國資和市屬金融企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上海對于金融企業采取的方式是“委托監管”,即上海市國資委授權金融辦對市屬金融國資國企進行監管。
由于歷史原因,目前仍有部分國有經營性資產直接從屬于各黨政機關、事業單位,長期形成的多頭監管、政企不分格局仍未被徹底打破。此外由于金融企業的特殊性,在很多地方國資委事實上“管不到”金融企業。自去年8月上海出臺了《關于進一步推進上海國資國企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后,就一直明確要推進政企分開、實現國資監管全覆蓋,并提出了“統一授權,統一通則,分類監管”的原則。
而今年9月23日,國務院國資委也公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地方國有資產監管工作的若干意見》,明確要積極探索經營性國有資產集中統一監管的方式和途徑。地方國資委可根據本級人民政府授權,逐步將地方金融企業國有資產、事業單位投資形成的經營性國有資產、非經營性轉經營性國有資產納入監管范圍。
上海市國資委明確,企業劃轉后,近階段原則上幾個不變:企業領導班子和領導人員管理范圍不變;劃轉企業下屬二、三級公司的資產關系不變;原委辦局行業管理、業務指導不變。
◎ 新聞附件
首批8家企業劃轉至上海市國資委旗下
企業 原屬 現屬
上海創業投資有限公司 市發改委 市國資委
上海市工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市經濟信息委 市國資委
上海市商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市商務委 市國資委
上海外經貿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市商務委 市國資委
上海久聯集團有限公司 市發改委 申能(集團)有限公司
上海市水利工程設計研究院 市水務局 上,F代建筑設計(集團)有限公司
上海鑄管廠 市水務局 上海現代建筑設計(集團)有限公司
上海國際交流服務公司 市外辦 上海市衡山(集團)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