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國內財經 > 建國六十周年經濟報道 > 正文
新華網香港9月28日電(記者 王敬中 蘇曉 陳濟朋)中央政府60億元人民幣國債28日開始在香港公開發行,這是中央政府首次在內地以外地區發行人民幣國債。此間輿論普遍認為,在新中國成立60周年之際,中央政府首次在港發行國債,是中央政府支持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發展和經濟社會繁榮的又一具體措施,對于香港債券市場和人民幣業務的發展,以及強化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都具有深遠影響。
中銀香港經濟研究處主管謝國樑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指出,從國債發展的巨大潛力及香港擁有的獨特條件看,香港成為境外人民幣國債發行與交易基地,符合人民幣國債做大做強的發展需要,也有助于促進香港債券市場的發展,強化香港金融中心的功能,是一個雙贏局面。
強化國際金融中心功能
謝國樑表示,一個發達、成熟的國際金融中心,需要銀行、股市及債市三足鼎立。過去多年,香港的銀行及股市具有較好的發展機會及實力,唯獨債市發育不良,令金融中心功能缺失。
官方數據顯示,2008年香港債市規模僅相當于本地生產總值的約43%,與銀行資產價值約相當于6倍本地生產總值、股票市場規模相當于6倍本地生產總值而言,債券市場規模難以與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相匹配。
謝國樑指出,一個成熟的國際金融中心需要銀行、股市及債市相互支持,為經濟及企業發展提供完整、配套的融資服務,給投資者提供多元化的投資與風險平衡機會,并支持金融創新發展。
統計顯示,2008年,香港各類債券發行量為4244億港元,其中67%是由香港外匯基金發行的用于支持聯系匯率運作的外匯基金票據,其余的為由海外非多邊發展銀行以及一些本地工商業機構發行的公司債,唯獨沒有主權國家發行的國債。
他說,此次人民幣國債發行令香港債市的發債體更加多元化,有助于深化債券市場的廣度、深度,優化債市結構,提升債市的投資價值。香港投資市場運作規范,資金來源多元化、國際化,而且機構投資者活躍。在香港發行人民幣國債,有助于內地積累按照國際標準發行國債的經驗。
謝國樑表示,人民幣國債“出境”,還可以測試國際投資者的反應,推動國債市場及債券投資者朝多元化發展,同時,可以提升債券市場的流動性,發現人民幣國債的投資價值及合理價格。發行人民幣國債將形成人民幣孳息率,為香港人民幣市場提供基準利率,為未來內地金融機構與企業在香港發行人民幣債券與交易提供定價基準。
推動人民幣國際化
香港特區政府署理行政長官唐英年指出,人民幣國債在香港發行,是人民幣走向國際流通邁出的堅實一步。隨著中國經濟持續發展,可以預期,在不久的將來,人民幣將是周邊地區以至全球的主要貨幣之一。
謝國樑指出,人民幣成為自由兌換的國際性貨幣是內地經濟國際化、經貿地位不斷提升的需要,也是應對以美元為主導的國際貨幣體系不合理、不可靠,減低對美元依賴的途徑。
他表示,在內地資本市場開放程度仍有限的現階段,香港可為人民幣在成為可自由兌換國際性貨幣過程中扮演試驗田及緩沖地。近期內地推出的跨境人民幣貿易結算、貿易融資、境外發行人民幣債券、貨幣互換等均是一些以香港為運營基地、有助于提升人民幣國際地位的具體措施。
中信證券首席宏觀經濟學家胡一帆認為,60億元人民幣國債的規模不算大,只是香港人民幣存款總額約600億元的10%,但其顯示的象征意義卻是重大的,邁出了人民幣區域化進程的重要一步。內地與香港的財政金融合作正在加深,在香港發行國債的計劃比預計提前,這一方面為香港不斷增加的人民幣存款尋求出路,更重要的是為其他機構海外發行人民幣債券提供了基準利率依據,對發展人民幣離岸市場意義重大。
人民幣國債市場前景廣闊
去年9月爆發的全球金融危機對公司債市場造成巨大沖擊,然而國債,尤其是經濟實力較強的國債成了投資市場的寵兒,具有較大投資需求。
謝國樑指出,目前銀行存款利率極低,人民幣獲內地龐大貿易盈余及強大經濟實力支持,幣值基礎穩固,人民幣資產成為越來越受國際投資者歡迎的新興投資產品。目前2年及3年期人民幣國債孳息率遠高于美國國債。
他說,目前中國的國債負擔率仍然較低。一個國家的國債余額與當年GDP比率的國際參考警戒線是60%左右。去年,中國的國債負擔率只有18%,即使把外債額計算進去,此負擔率也只有27% ,遠低于美國的72%、歐元區的67%及日本的163%。這表明,僅從財政穩健衡量,人民幣國債發行仍有增長空間。
謝國樑指出,為了吸引更多的內地發債體來港發行人民幣債券,推動香港債市進入新的發展階段,香港需要積極檢討目前的制度與規則,包括與人民幣債券市場運作有關的稅務、包銷與分銷業務,尤其是人民幣債券在二級市場的交易方式、交易成本等,以提高市場流動性,吸引更多非居民參與人民幣債券產品買賣,增強作為人民幣債券境外發行及交易的功能與競爭力。